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德語:Deutsche Zeppelin-Reederei GmbH;英語:German Zeppelin Transport Company,縮寫DZR)是一家商業載客運營齊柏林飛艇的有限責任公司。它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德國的腓特烈港。目前,這家公司是Zeppelin Luftschifftechnik下屬的一個子公司,其主要運營齊柏林NT「次時代」 (Zeppelin NT "Next Generation")飛艇。截至2009年,DZR已經成功運載了超過5萬5千名乘客。[1]截止到2012年,該公司在每年3月至11月於德國南部運營著12條觀光線路。除此之外,其也運營至其他特定城市的航線,並且還提供包機服務。[2]
Remove ads
在20世界30年代中期,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DZR)是一個總部設於法蘭克福的商業航空公司,它運營的齊柏林飛艇主要用於跨大西洋的商業客運。著名的興登堡號飛艇就曾隸屬於該公司。儘管其於1938年啟用了一艘新飛艇並預定了另外一艘,但在1937年的興登堡空難之後,此公司關閉了跨大西洋的航線。隨著擴張運營的計劃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宣告破產,此公司旗下所屬的齊柏林飛艇於1940年被廢棄。因爲兩家公司的名稱一模一樣,今天的DZR自認為它自己是老DZR的繼承者。[3]
Remove ads
歷史
德國飛艇旅行公司(德語:Deutsche Luftschiffahrts-Aktiengesellschaft; 英文: German Airship Transportation Corporation Ltd)縮寫為DELAG,成立於1909年11月16日,是齊柏林公司旗下的一個子公司,主要負責商業化飛艇旅行。在1910年啟用了LZ 7 「德國」號飛艇之後,它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載客航空公司。[4]德國飛艇旅行公司最一開始的航班大部分都是觀光旅行,到1919年,它已經確定了往返柏林和法蘭克福,途中經停慕尼黑的定期航線。在191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段時間內,德國飛艇旅行公司已經在1588次航行中搭載了超過34028名乘客。[5]

用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取代德國飛艇旅行公司有著政治上和商業上的原因。齊柏林公司 (LZ)的主席雨果·埃克納因本準備在1932年總理選舉上作為希特勒的對手而受到了納粹的厭惡。當埃克納反對納粹政府將齊柏林飛船用作政治宣傳用途時,德國航空部長赫爾曼·戈林堅持創建一個新的公司來增加納粹黨對齊柏林公司的控制。[6]而一場在戈林與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之間的競爭也起到了催化作用。[7]讓事情更複雜化的是齊柏林公司當時總是發生虧損,因此急需現金注入,特別是急需現金完成興登堡號的建造工作。[8][9]
在種種原因的作用下,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於1935年3月22日成立,它由齊柏林公司,帝國航空部以及德意志漢莎航空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聯合所有。齊柏林公司的資本認購主要通過它旗下的兩艘飛艇:LZ 127齊柏林伯爵號和LZ 129興登堡號來完成。而剩下的資金則差不多都是由帝國航空部和DLH完成注入。作為交換,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同意按照以下比例分配控制權:[7]
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的第一位執行長是Ernst Lehmann,而雨果·埃克納則成了公司主席。埃克納之所以接受這個職位是因為它仍能夠讓他對齊柏林飛艇保有某種程度上的控制權。除了納粹的影響之外,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的運營與其他的公司並沒有什麼不同。[10]公司的董事會包括了Albert Hofmann Mühlig (RLM),Carl August Freiherr von Gablenz (DLH)和Martin Vronsky (DLH)。[7]他們的最初任務之一是重整德國的跨大西洋旅行社系統。為此,處於壟斷地位的漢堡-美洲公司(HAPAG)因而成立。[11]
Remove ads

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於1935年3月22日接管了齊柏林伯爵號飛艇的南美航班服務。1936年3月19日,興登堡號飛艇被授權參與載客服務,並移交給了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這讓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能夠維持定期的南美以及北美航線。在此之後,新法蘭克福機場開始建造第二間飛艇倉庫以及提供給員工的住宅。1936年6月30日,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以550萬德國馬克訂購了興登堡號飛艇的姊妹號:齊柏林伯爵二號。該飛艇的建造工程預計於1937年10月完成。在1935年到1936年之間,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的收益分成從47%升至57%。因此,第三帝國對公司的經濟支持從53%減少到了43%。在1937財年伊始,監事會和股東的會議於1936年12月16日批准了對另一艘飛艇(LZ 131)的採購協議,這項協議金額高達630萬德國馬克,而這顯示了對公司未來經營的高度信心。[12]
Remove ads
1937年5月6日,興登堡號在降落於萊克湖時著火併發生爆炸,這場事故奪去了包括執行長Ernst Lehmann在內的35人得生命。這場事故也改變了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的命運,興登堡號本身的損失由保險公司賠付,總價高達600萬德國馬克的保險金被全款交予公司,但這件事故所造成的乘客減少以及盈利降低則沒有得到補償。公眾對搭乘齊柏林飛艇旅行的信心也被這場事故所擊碎,齊柏林伯爵號在於1937年5月8日從巴西飛回德國之後馬上被收回了倉庫。[13]
很明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將容易著火的氫氣換成不易著火的氦氣。但是,氦氣只能於美國生產,這種氣體異常昂貴且自1927年起就被美國政府禁止出口。使用氦氣的美國飛艇也被要求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氣體,而這影響了飛艇的運營。[14]最終,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在1938年美國與納粹德國關係蜜月期申請進口許可時遭受的延遲也讓氣體進口的希望隨著兩國關係的惡化而落了空。無論如何, 氦氣的價格也很有可能會讓維拉德運營變得不可盈利,特別是在與新飛行艇的競爭下,這種可能變得越發渺茫。[15][16]
Remove ads
齊柏林伯爵二號最終於1938年9月交付使用。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董事會於1939年的年度報告中指出,只要能向公眾證明齊柏林飛艇的安全性,它們仍然是有市場的。而一系列的試運行和航空郵件飛艇都得到了帝國航空部以及德國郵政局的批准。其中一次飛行是在德奧合併之後飛往奧地利的中等距離飛行。[17]在接下來的11個月中,齊柏林伯爵二號在全歐進行了30次實驗,推廣以及宣傳性飛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它於1939年8月20日進行了最後一次飛行,它從未被投入跨大西洋航行,雖然這是它當初的建造目的。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的命運於1940年3月4日得到了最終決定,航空部長赫爾曼·戈林宣布將齊柏林伯爵號,齊柏林伯爵二號以及尚未完成的LZ 131飛艇解體並熔化以重新用於德國軍用飛機的製造中。[12] 在1940年5月6日,德意志國防軍的一個拆除小分隊摧毀了位於法蘭克福機場的機庫設施,為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公司的命運畫上了句號。[18]
Remove ads
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DZR)於2001年1月作為原航空公司的接替者而成立。[7][19]以D-LZZF"腓特烈港"為名註冊的第一艘飛艇原型機齊柏林NT(SN 01)為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展示了幾場實驗性的飛行。2001年6月2日,它搭載郵件起飛,這是在過去的70多年裡第一次飛艇郵政飛行。[20]
第一艘正式生產的飛艇為齊柏林NT(SN 02)。符騰堡公爵卡爾二世在2001年8月10日將其命名為「博登湖」號,而這個名字與1920年代的LZ 120飛艇名字相同。博登湖號由德國聯邦民用航空局(德語:Luftfahrt-Bundesamt)在8月14日取得了D-LZZR作為其註冊號。第二天,它於博登湖開始了第一次商業飛行。2002年,該飛艇增加了服務線路,並且開闢了前往柏林和斯圖加特的航線。[20]
2003年2月8日,第二艘正式生產型齊柏林NT飛艇(SN 03)以「巴登-符騰堡號飛艇」為名註冊,註冊號為D-LZZF。2003年6月,它首次啟程前往圖林根並在7月飛抵巴特洪堡,這是自1913年首艘帝國飛艇造訪之後90年來第一艘造訪該市的飛艇。10月,巴登-符騰堡號飛艇新增了數個飛行目的地,包括有拉芬斯堡、賽倫以及新天鵝堡。[20]
2003年,新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取得了夜晚目視飛行規則(NVFR)的認證。2004年3月,它成了全球第一個得到飛艇駕駛學校認證的公司。被用於訓練和包機服務的原型機腓特烈港號在2005年飛往南非為戴比爾斯進行測量工作。它於2007年在波札那降落時受到旋風吹襲而遭受了很大損壞,現已不參與運營[20]。博登湖號於2004年被售予日本飛艇公司並重命名為JA101Z「歡迎光臨!日本」 (Yokoso! Japan)。但它在日本的運營並不成功,而飛艇也於2010年被售回了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它於2012年起以「博登湖號」的名稱被重新投入運營。[21]
Remove ads
德意志齊柏林飛艇運輸所屬飛艇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