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米特里·蕭士塔高維奇作品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德米特里·蕭士塔高維奇之作品通常自以作品號編次,偶爾其人亦將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列入編次中。此行為自其早期所作之升F小調諧謔曲開始,之後終生不輟。雖如此,其人少年時代的大部分作品、藝術成熟期未完成之作(諸如歌劇《奧蘭古》及《賭徒》) 及大量譜成作品皆未有編號。肖氏有時亦實有如下情形:將某作品編號後又將其它作品賦予同一編號,或於一譜畢作品的編號上舉棋不定。1930年代其編集自身作品時出現錯編,因而使編次問題更加難解。由此造成其為電影《馬克辛的青年時代》及《三個女人》(俄語:Подруги)所作配樂共享同一作品號的情形。[1]
按作品號及年代分類
Remove ads
按體裁分類
- Op. 10:F小調第1號交響曲(1923年-1925年)
- Op. 14:B大調第2號交響曲「致十月」,為混聲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1927年)
- Op. 20:降E大調第3號交響曲「五一」,為混聲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1929年)
- Op. 43:C小調第4號交響曲(1935年-1936年)
- Op. 47:D小調第5號交響曲(1937年);發表有副標題「一個蘇維埃藝術家對公正批判實事求是的創造性回應」
- Op. 54:B小調第6號交響曲(1939年)
- Op. 60:C大調第7號交響曲「列寧格勒」(1941年)
- Op. 65:C小調第8號交響曲(1943年)
- Op. 70:降E大調第9號交響曲(1945年)
- Op. 93:E小調第10號交響曲(1953年)
- Op. 103:G小調第11號交響曲「1905年」(1957年)
- Op. 112:D小調第12號交響曲「1917年」(1961年)
- Op. 113:降B小調第13號交響曲「娘子谷」,為男低音獨唱、低音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1962年)
- Op. 135:第14號交響曲,為女高音、男低音、弦樂隊及打擊樂器而作(1969年)
- Op. 141:A大調第15號交響曲(1971年)
- Op. 15a:《鼻子》組曲,為男高音、男中音及管弦樂團而作(1927年-1928年)
- Op. 22a:《黃金時代》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29年-1930年)
- Op. 27a:《螺絲釘》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31年)
- Op. 30a:《金山》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31年)
- Op. 32a:《哈姆雷特》組曲,為小樂團而作(1932年)
- Op. 36a:《牧師和他的工人巴爾達的故事》組曲(1935年)
- 第1號爵士樂團組曲(1934年)
- Op. 39a:《清澈的小溪》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34年-1935年)
- Op. 50a:《馬克辛三部曲》組曲,為管弦樂團及合唱團而作(1938年)
- 第2號爵士樂團組曲(1938年);有三個樂章
- Op. 64a:《卓婭》組曲,為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1944年)
- Op. 75a:《青年近衛軍》組曲(1951年)
- Op. 76a:《皮羅戈夫》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47年)
- Op. 78a:《米丘林》組曲,為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1964年)
- Op. 80a:《會師易北河》組曲,為人聲及管弦樂團而作(1948年)
- 第1號芭蕾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49年);由列翁·阿托夫米揚(Левон Атовмян)改編
- 第2號芭蕾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51年);由列翁·阿托夫米揚改編
- 第3號芭蕾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53年);由列翁·阿托夫米揚改編
- 第4號芭蕾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53年);由列翁·阿托夫米揚改編
- Op. 85a:《別林斯基》組曲,為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1960年);由列翁·阿托夫米揚改編
- Op. 89a:《難忘的1919》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53年);由列翁·阿托夫米揚改編
- Op. 97a:《牛虻》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55年);由列翁·阿托夫米揚改編
- Op. 99a:《第一梯隊》組曲,為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1956年)
- 多元化樂隊組曲(1956年後);有八個樂章
- Op. 111a:《五天五夜》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61年)
- Op. 114a:歌劇《卡捷琳娜·伊茲邁洛娃》的五個片段之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63年)
- Op. 116a:《哈姆雷特》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64年);由列翁·阿托夫米揚改編
- Op. 120a:《一年如一生》組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65年)
Remove ads
- Op. 1:F小調諧謔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19年)
- Op. 3:降B小調主題與變奏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21年-1922年)
- Op. 7:降E大調諧謔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23年-1924年)
- Op. 23:德雷塞爾歌劇《哥倫布》(德語:Der arme Columbus)序曲及終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29年)
- The Green Company, overture for orchestra (1931)
- Op. 42:5個片段,為小樂團而作(1935年)
- 莊嚴進行曲,為軍樂隊/管樂隊而作(1942年)
- 3個片段,為管弦樂團而作(1947年-1948年)
- Op. 96:A大調節日序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47年)
- Op. 111b:諾沃羅西斯克鐘聲,永恆之光榮的長明火,為管弦樂團而作(1960年)
- Op. 115:俄羅斯與吉爾吉斯民歌主題序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63年)
- Op. 130:葬禮交響前奏曲,為管弦樂團而作(1967年)
- Op. 131:十月,為管弦樂團而作的C小調交響詩(1967年)
- Op. 139:蘇維埃警察進行曲,為軍樂隊/管樂隊而作(1970年)
Remove ads
- 弦樂四重奏的2個片段(1931年);改編自《姆岑斯克郡的麥克白夫人》及《黃金時代》
- Op. 49:C大調第1號弦樂四重奏(1938年)
- Op. 68:A大調第2號弦樂四重奏(1944年)
- Op. 73:F大調第3號弦樂四重奏(1946年)
- Op. 83:D大調第4號弦樂四重奏(1949年)
- Op. 92:降B大調第5號弦樂四重奏(1952年)
- Op. 101:G大調第6號弦樂四重奏(1956年)
- Op. 108:升F小調第7號弦樂四重奏(1960年)
- Op. 110:C小調第8號弦樂四重奏(1960年)
- 降E小調弦樂四重奏片段(約1960年);為第9號弦樂四重奏一個早期版本的遺存片段
- Op. 117:降E大調第9號弦樂四重奏(1964年)
- Op. 118:降A大調第10號弦樂四重奏(1964年)
- Op. 122:F小調第11號弦樂四重奏(1966年)
- Op. 133:降D大調第12號弦樂四重奏(1968年)
- Op. 138:降B小調第13號弦樂四重奏(1970年)
- Op. 142:升F大調第14號弦樂四重奏(1872年-1973年)
- Op. 144:降E小調第15號弦樂四重奏(1974年)
Remove ads
- Op. 8:C小調第1號鋼琴三重奏(1923年)
- Op. 9:8個片段,為大提琴及鋼琴而作(1923年-1924年);已佚,或有第4個片段,可能已為作曲家所銷毀
- Op. 11:2個片段,為弦樂八重奏而作(1924年-1925年)
- Op. 33(原文如此),即興曲,為中提琴及鋼琴而作(1931年)[6]
- Op. 40:D小調大提琴奏鳴曲(1934年)
- Op. 40a:中板,為大提琴及鋼琴而作(1934年)
- Op. 57:G小調鋼琴五重奏(1940年)
- Op. 58i:升F小調波爾卡,為兩架豎琴而作(1941年)
- Op. 67:E小調第2號鋼琴三重奏(1944年)
- Op. 134:小提琴奏鳴曲(1968年)
- Op. 147:中提琴奏鳴曲(1975年)
- Op. 2:8首前奏曲(1919年-1920年)
- 小步舞曲、前奏曲及間奏曲(1919年-1920年)
- 穆爾濟爾卡(Мурзилка)(1920年)
- 5首前奏曲(1920年-1921年)
- Op. 5:3首美妙的舞曲(1922年)
- Op. 6:為兩架鋼琴而作的升F小調組曲(1922年)
- Op. 12:第1號奏鳴曲(1926年)
- Op. 13:格言(1927年)
- Op. 34:24首前奏曲(1932年-1933年)
- Op. 61:B小調第2號奏鳴曲(1943年)
- Op. 69:兒童練習本(1944年-1945年)
- 為兩架鋼琴而作的愉快進行曲(1949年)
- Op. 87:24首前奏曲與賦格(1950年-1951年)
- 洋娃娃之舞(1952年)
- Op. 94:為兩架鋼琴而作的A小調小協奏曲(1953年)
- 為兩架鋼琴而作的塔蘭泰拉舞曲(1954年)
- 葛令卡主題11首變奏曲中第8、第9及第11變奏(1957年)
- 吉普賽人,基於普希金作品改編(1919年-1920年);部分損毀
- Op. 15:鼻子,三幕諷刺歌劇(帶有尾聲),基於果戈里作品改編(1927年-1928年);同時亦為管弦樂組曲(參看作品15a號)
- Op. 29:姆岑斯克郡的麥克白夫人,四幕歌劇,基於列斯科夫作品改編(1930年-1934年);後改編為《卡捷琳娜·伊茲邁洛娃》(參看作品114號),同時亦為管弦樂組曲(參看作品29a號)
- 大閃電,喜歌劇(1932年-1933年);未完成
- 奧蘭古,三幕諷刺歌劇(帶有序曲)(1932年);未完成
- 十二把椅子,輕歌劇(1939年);僅為未完成的草稿
- 卡秋莎·瑪斯洛娃,歌劇,基於托爾斯泰小說《復活》改編(1940年-1941年);僅為未完成的草稿
- 賭徒,歌劇,基於果戈里作品改編(1941年-1942年);未完成,1978年由克爾齊什托夫· 梅耶補齊成二幕歌劇
- Op. 105:莫斯科,稠李區,三幕輕歌劇(1957年-1958年);亦有電影版本(參看作品105a號)
- Op. 114:卡捷琳娜·伊茲邁洛娃,四幕歌劇,基於列斯科夫作品改編(1956年-1963年);為《姆岑斯克郡的麥克白夫人》之改編版(參看作品29號),亦有五首間奏曲組成之組曲(參看作品114a號)及電影版本
Remove ads
- Op. 22:黃金時代,三幕舞劇(1929年-1930年)
- Op. 27:螺絲釘,三幕舞劇(1930年-1931年)
- Op. 39:清澈的小溪(亦譯為「明亮的小溪」),三幕舞劇,(1934年-1935年);部分沿用作品27號的音樂
- 小姐和流氓,獨幕七場舞劇(1962年);由列翁·阿托夫米楊集合併編排作品27號、39號、40號、50a號、95號及97號中之曲譜而成
- 空想家,四幕舞劇(1975年);由作曲家本人及謝爾蓋·薩波日尼科夫集合作品22號及27號中之曲譜而成
- Op. 18:默片《新巴比倫》配樂,為小樂團而作(1929年)
- Op. 26:電影《孤獨》(Одна)配樂(1930年-1931年)
- Op. 30:電影《金山》配樂(1931年)
- Op. 33:電影《迎展計劃》(Встречный)配樂(1932年)
- Op. 36:動畫電影《牧師和他的工人巴爾達的故事》配樂,為室內樂團而作(1933年-1934年)
- Op. 38:電影《愛與憎》(俄語:Любовь и ненависть)配樂(1934年)
- Op. 41:電影《三個女人》配樂(1934年-1935年)
- Op. 41a:電影《馬克辛的青年時代》配樂(1934年-1935年)
- Op. 45:電影《馬克辛的歸來》配樂(1936年-1937年)
- Op. 48:電影《沃洛恰耶夫的日子》配樂(1936年-1937年)
- Op. 50:電影《革命搖籃維堡區》(Выборгская сторона)配樂(1938年)
- Op. 51:電影《朋友》配樂(1938年)
- Op. 52:電影《偉大的公民》配樂(1938年)
- Op. 53:電影《帶槍的人》(Человек с ружьём)配樂(1938年)
- Op. 55:電影《偉大的公民(下)》配樂(1939年)
- Op. 56:動畫電影《愚蠢的小老鼠》配樂(1939年)
- Op. 59:電影《科爾津金娜的奇遇》配樂(1940年)
- Op. 64:電影《卓婭》配樂(1944年)
- Op. 71:電影《平民》配樂(1945年)
- Op. 75:電影《青年近衛軍》配樂(1947年-1948年)
- Op. 76:電影《皮羅戈夫》配樂(1947年)
- Op. 78:電影《米丘林》配樂(1948年)
- Op. 80:電影《會師易北河》配樂,為人聲及鋼琴而作(1948年)
- Op. 82:電影《攻克柏林》配樂(1949年)
- Op. 85:電影《別林斯基》配樂,為管弦樂團及合唱團而作(1950年)
- Op. 89:電影《難忘的1919》配樂(1951年)
- Op. 95:紀錄片《大河之歌》(Песня велигих рек)配樂(1954年)
- Op. 97:電影《牛虻》配樂(1955年)
- Op. 99:電影《第一梯隊》配樂(1955年-1956年)
- Op. 105a:電影《莫斯科,稠李區》配樂(1962年)
- Op. 111:電影《五天五夜》配樂(1960)
- Op. 114b:電影《卡捷琳娜·伊茲邁洛娃》配樂(1966年)
- Op. 116:基於莎士比亞作品改編的電影《哈姆雷特》配樂,為管弦樂團而作(1963年-1964年)
- Op. 120:電影《一年如一生》配樂,為管弦樂團而作(1965年)
- Op. 132:電影《索菲婭·佩羅夫斯卡婭》配樂(1967年)
- Op. 137:基於莎士比亞作品改編的電影《李爾王》配樂(1970年)
- Op. 19:馬雅可夫斯基喜劇《臭蟲》配樂(1929年)
- Op. 24:別濟緬斯基話劇《射擊》配樂(1929年)
- Op. 25:戈爾邊科及利沃夫話劇《處女地》配樂(1930年)
- Op. 28:皮奧特羅夫斯基話劇《統治吧,不列顛尼亞!》配樂(1931年)
- Op. 31:沃耶沃金及里斯饒舌-馬戲短劇《假死》配樂(1931年)
- Op. 32:莎士比亞話劇《哈姆雷特》配樂(1931年-1932年)
- Op. 37:基於巴爾扎克作品改編的話劇《人間喜劇》配樂,為小樂團而作(1933年-1934年)
- Op. 44:阿菲諾格諾夫話劇《你好,西班牙》配樂(1936年)
- Op. 58a:莎士比亞話劇《李爾王》配樂(1940年)
- Op. 63:奇觀大戲(spectacle)《祖國》配樂,組曲《列寧格勒故鄉》(1942年)
- Op. 66:奇觀大戲《俄羅斯之河》配樂,為獨唱歌手、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1944年)
- Op. 72:奇觀大戲《勝利之春》中2首歌曲,為人聲及合唱團而作,由斯韋特洛夫作詞(1945年)
- 對人民委員的誓言,合唱及鋼琴曲(1941年)
- 近衛軍某師之歌「無畏的軍團在行動」,為男低音及混聲合唱團而作的行軍曲,帶巴揚琴或鋼琴的簡單伴奏(1941年)
- 俄羅斯民歌,為合唱團而作(1943年)
- 三首俄羅斯民歌,為兩名獨唱歌手及合唱團而作,帶鋼琴伴奏(1943年)
- Op. 74:祖國詩篇,為次女高音、男高音、兩名男中音、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的清唱劇(1947年)
- 西洋鏡(Раёк),為四聲部重唱、合唱團及鋼琴而作(1948年)
- Op. 81:森林之歌,為男高音、獨唱男低音、混聲與童聲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的神劇,基於多爾馬托夫斯基作品改編(1949年)
- Op. 86a:祖國她聽見,為合唱團及獨唱男高音而作,帶無歌詞合唱團伴唱(1951年)
- Op. 88:革命詩人作詞的十首歌曲,為合唱團及童聲合唱團而作,無樂器伴奏(1951年)
- Op. 90:太陽照耀在我們祖國上空,為混聲與童聲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基於多爾馬托夫斯基作品改編(1952年)
- Op. 104:耕作:兩首俄羅斯民歌改編,為合唱團而作,無樂器伴奏(1951年)
- Op. 119:斯捷潘·拉辛的死刑,為男低音、混聲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的清唱劇,基於葉夫圖申科作品改編(1964年)
- Op. 124:2首合唱曲,為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基於達維堅科作品改編(1962年)
- Op. 136:忠誠,為無伴奏男聲合唱團而作,基於多爾馬托夫斯基作品改編的8首敘事曲(1970年)
- Op. 4:兩首克雷洛夫寓言,為次女高音、女聲合唱團及室內樂團而作(1922年)
- Op. 21:日本詩人作詞的六首浪漫曲,為男高音及管弦樂團而作(1928年-1932年)
- 從卡爾·馬克思到我們的今天,為獨唱歌手、合唱團及管弦樂團而作的交響詩(1932年)
- Op. 46:根據普希金詩句而作的四首浪漫曲,為男低音及鋼琴而作(1936年-1937年)
- 芬蘭民歌的7首改編,為獨唱歌手(女高音及男高音)及室內樂團而作(1939年)
- Op. 62:根據英國詩人詩句而作的6首浪漫曲,為男低音及鋼琴而作(1942年)
- 愛國歌曲,為聲樂而作,基於多爾馬托夫斯基作品改編(1943年)
- 「有關紅軍的歌」,基於戈洛德尼作品改編(1943年)
- Op. 79:猶太民間詩歌選,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及鋼琴而作的聯篇歌曲(1948年)
- Op. 79a:猶太民間詩歌選,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及管弦樂團而作的聯篇歌曲(1948年)
- Op. 80b:《會師易北河》3首歌曲,為聲樂及鋼琴而作(1956年)
- Op. 84:根據萊蒙托夫詩句而作的兩首浪漫曲,為男聲聲樂及鋼琴而作(1950年)
- Op. 86:多爾馬托夫斯基作詞的四首歌曲,為聲樂及鋼琴而作(1951年)
- Op. 91:根據普希金詩句而作的四首獨唱歌曲,為男低音及鋼琴而作(1952年)
- 希臘歌曲,為聲樂及鋼琴而作(1952年-1953年)
- 五步舞(Пендозалис),為聲樂及鋼琴而作的希臘歌曲(1954年)
- 十月的黎明,為獨唱歌手及合唱團而作的歌曲(1954年)
- Op. 98:根據多爾馬托夫斯基詩句而作的5首浪漫曲,為男低音及鋼琴而作(1954年)
- Op. 98a:約會日,基於多爾馬托夫斯基作品改編的歌曲,為聲樂及鋼琴而作(1954年)
- Op. 100:西班牙歌曲,為(次)女高音及鋼琴而作(1956年)
- Op. 109:諷刺作品(過去的圖像),根據薩沙·喬爾內詩句而作的5首浪漫曲,為女高音及鋼琴而作(1960年);1980年由B·季什琴科為歌唱及管弦樂隊改編
- Op. 121:以《鱷魚》雜誌所刊詩歌為詞的5首浪漫曲,為男低音及鋼琴而作(1965年)
- Op. 123:「我作品全集的前言以及對這篇前言的簡單思考」,為男低音及鋼琴而作(1966年)
- Op. 127:根據亞歷山大·勃洛克詩歌而作的七首浪漫曲,為女高音、小提琴、大提琴及鋼琴而作(1967年)
- Op. 128:「春天啊,春天」,根據普希金詩句而作的浪漫曲,為男低音及鋼琴而作(1967年)
- Op. 140:根據英國詩人詩句而作的六首浪漫曲,為男低音及室內樂團而作(1971年)
- Op. 143:瑪琳娜·茨維塔耶娃的六首詩歌,為女低音及鋼琴而作的組曲(1973年)
- Op. 143a:瑪琳娜·茨維塔耶娃的六首詩歌,為女低音及管弦樂團而作的組曲(1973年)
- Op. 145:根據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詩句而作的組曲,為男低音及鋼琴而作(1974年)
- Op. 145a:根據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詩句而作的組曲,為男低音及管弦樂團而作(1974年)
- Op. 146:列比亞德金上尉的四首詩歌,為男低音及鋼琴而作,由陀思妥耶夫斯基作詞(1975年)
- 對林姆斯基-高沙可夫作品《我曾在洞穴中等待》為女高音及管弦樂團而作的配器(1921年)
- Op. 16:大溪地狐步,為管弦樂團而作的配器(1928年)
- Op. 17:田園曲與隨想曲,對多梅尼科·史卡拉第作品的兩個片段為管樂隊而作的配器(1928年)
- 對皮埃爾·狄蓋特作品《國際歌》的配器(1937年)
- Op. 58:對莫傑斯特·穆索爾斯基歌劇《鮑里斯·戈杜諾夫》的配器(1939年-1940年)
- 對小約翰·史特勞斯作品《維也納氣質》的配器(1940年)
- 對小約翰·史特勞斯作品《觀光列車》的配器(1940年)
- 對《27首浪漫曲與歌曲改編》的配器(1941年)
- 對《8首英國與美國民歌》為聲樂及管弦樂團的配器(1943年)
- 對文尼亞明·弗萊施曼作品《羅斯柴爾德的小提琴》的配器(1944年)
- Op. 106:對莫傑斯特·穆索爾斯基歌劇《霍宛斯基黨人之亂》的重新配器(1959年)
- 對莫傑斯特·穆索爾斯基聲樂作品《死之歌舞》為聲樂及管弦樂團而作的配器(1962年)
- Op. 125:對羅伯特·舒曼作品《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的重新配器(1963年)
- 對鮑里斯·季什琴科作品《第1號大提琴協奏曲》的重新配器(1969年)
- 對路德維希·范·貝多芬作品《跳蚤之歌》(採用歌德《浮士德》中梅菲斯特的歌詞)的配器(1975年)
- 對伊戈爾·史特拉汶斯基作品《詩篇交響曲》作混聲合唱團及鋼琴四手聯彈的縮編(約1930年代早期)
- 對阿爾蒂爾·奧涅格作品《禮拜式交響曲》作雙鋼琴的縮編(1947年)
- 對古斯塔夫·馬勒作品《第10號交響曲》第二樂章作鋼琴四手聯彈的縮編(約1940年代中期);僅有片段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