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怒江

中国重要的南北向河流,为萨尔温江上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怒江
Remove ads

怒江福貢阿儂語:Anung remai;傣那語ᥘᥛᥳ ᥑᥨᥒᥰ)別稱「潞江」,發源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安多縣境內唐古拉山南麓的將美爾崗尕樓冰川,流經西藏自治區雲南省,流入緬甸後改稱薩爾溫江。幹流長度2,013公里,流域面積12.48萬平方公里。[3][1]

快速預覽 怒江-薩爾溫江 ནག་ཆུ་Anung remai潞江ᥘᥛᥳ ᥑᥨᥒᥰᨶᩣᩴ᩶ᨤᩫ᩠ᨦ/ ᦓᧄᧉ ᦆᦳᧂ, 國家 ...
Thumb
川藏南線的怒江大橋
Remove ads

名稱與文化分段

與長江與瀾滄江下游不同,怒江流經的文化區並無產生比較統一的河流命名,但每個區段的不同文化民族集團則對命名具有統一性。

江源

怒江發源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安多縣境內唐古拉山南麓的將美爾崗尕樓冰川,源流區河段名為將美爾曲藏語རྒྱལ་མོ་རྔུལ་ཆུ་威利轉寫rgyal mo rngul chu藏語拼音Gyaimorngü Qu/Gyaimo Ngüqu[1]。它先向南轉西再轉西南流,匯集左側支流後改稱朶爾丁曲。它向南以「S」形流,匯集右側支流仲朶曲後改稱朶果爾曲[4]。該曲流至幫美附近納左側支流後,改稱桑曲,隨後河道轉向西南流,穿越青藏鐵路後注入錯那湖[5]。幹流由錯那湖南端流出後,始稱那曲,是爲上游。[6]離開西藏後進入中上游爲怒江的正式起始。

那曲段

怒江上游因江水深黑,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貢》把它稱為黑水河,對應藏語那曲藏語ནག་ཆུ་威利轉寫nag chu藏語拼音Nagqu)。

怒江段

流入雲南後,怒江在當地的怒族中被稱為「阿怒日美」(貢山阿怒語Vnung rvmei,獨龍江方言ə³¹nuŋ⁵³ rə³¹məi⁵³[7];碧江阿儂語Anung remaia³¹nuŋ³¹ remɑi),「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稱,「日美」在漢語中譯為江,「阿怒日美」就是怒族人居住區域的江,此卽怒江之得名。中游與中下游一帶在當地漢語中還有瀘水潞江之稱。

宏水段

怒江流入德宏後進入中下游改稱「宏水」(傣那語ᥘᥛᥳ ᥑᥨᥒᥰ景頗語:Hkung hka[8]佤語rom Grōng/rawm: Krong傣耶語ၼမ်ႉၶူင်း傣仂語ᨶᩣᩴ᩶ᨤᩫ᩠ᨦ / ᦓᧄᧉ ᦆᦳᧂ傣痕語ᨶᩣᩴ᩶ᨤᩫ᩠ᨦ;英語:nam Khone)直至撣邦克倫邦邊界。注意這一名稱與瀾滄江中下游的傣語、佤語、克木語及其相似,而且同源,在德宏傣語中二者甚至只有音調差異。

散淪段

進入下游後在克倫邦和孟邦稱爲「散淪江」(သာန်လာန်)。

但通常爲了方便,政治上也常常將整個中國河段(江源至宏水上游)稱爲怒江,將整個緬甸河段(宏水下游至散淪江)稱爲薩爾溫江(緬語「散淪」在英語中訛化爲「Salween」後轉譯至漢語),整個河段稱爲怒江-薩爾溫江

Remove ads

與湄公河的名稱糾纏

流域

Thumb
雲南福貢縣境內的怒江幹流
Thumb
怒江幹流穿過雲南瀘水市

怒江上游在高原地區,山勢較平坦,水量很大,水面較寬,流速不大;中下游坡降大,水流湍急,形成高山深谷。怒江支流短小,是典型的羽狀水系。

怒江與瀾滄江金沙江穿越橫斷山脈並行南流,與瀾滄江的最短直線距離不到19公里。三江併流是世界上地質奇觀,已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支流

薩爾溫江-怒江水系在中國境內流域面積大於100km²的支流有59條,其中大於1,000km²有37條,大於5,000km²的支流有6條(下秋曲索曲姐曲玉曲(偉曲)、枯柯河(猛波羅河)、南定河),大於10,000km²的支流有1條(索曲);其中南定河是在緬甸匯入怒江。[9]

以下由上游至下游依序列出怒江水系的一級支流

將美爾曲-朶爾丁曲-朶果爾曲-桑曲-那曲主要支流

西藏境內

怒江主要支流

西藏境內
雲南境內
Remove ads

沿岸城市

水電開發

怒江河床落差大,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天然蘊蓄出力可達到4700萬千瓦。2003年8月,國家發改委主持評審通過了由雲南省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報告》。該報告規劃以松塔馬吉為龍頭水庫,丙中洛鹿馬登福貢碧江亞碧羅瀘水六庫石頭寨賽格岩桑樹光坡等梯級組成的「兩庫十三級」開發方案,全梯級總裝機容量可達2132萬千瓦,比三峽大壩的裝機容量還要多300萬千瓦。其中丙中洛電站位於三江併流保護區內。由於受到眾多專家及環境保護組織人士的質疑,以及媒體的大量調查報道,該規劃被擱置下來。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