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魯倫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魯倫河(蒙古語:ᠬᠡᠷᠯᠡᠨ ᠭᠣᠣᠯ,鮑培轉寫:kerülen γoul,西里爾字母:Хэрлэн гол),中國古稱怯綠連河、臚朐河,發源於蒙古國的肯特山中部,克魯倫河從肯特山向南流出後折向東,經過肯特省和東方省的廣闊草原地帶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市,注入呼倫湖,成為額爾古納河-黑龍江水系最西的源頭。
Remove ads
名稱
《蒙古秘史》稱克魯倫河為「克魯舌漣·沐舌漣」(kelüren müren)[1],《史集》稱其為كلوران(Kalūrān)。說明當時的語音和現在有所不同(r和l顛倒了)。
蒙古語「克魯倫」意為「光潤」,有發揚光大之意[2]。
水文環境
克魯倫河發源於肯特山脈東麓,南流後折向東偏北,在喬巴山以東進入中國境內的巴爾虎草原,後注入呼倫湖。屬黑龍江水系,最終流入太平洋。
河流全長1264千米,流域總面積12萬平方千米。其中蒙古國境內長1058千米,流域面積10.8萬平方千米。水深0.7-2米。河流落差較大,河源處海拔1750米,河口處海拔533米,平均每千米比降1.17米。落差主要出現在上游肯特山中。上游用於灌溉,流送木材。沿岸牧草豐美,自古即為蒙古重要的農牧業地帶。溫都爾汗以下為典型的草原河流,坡度不大,水流緩慢,河曲較多。一年中有較多時間斷流,河水流量亦不大。多水年份,經呼倫湖可與黑龍江上游額爾古納河相通。結冰期6個月(11月至翌年4月)[2]。
人文歷史
克魯倫河流域是蒙古草原歷史上眾多游牧民族的活動區域。成吉思汗早期活動的地域基本上在克魯倫河兩岸,在此成為蒙古大汗,其傳說中的埋葬地大禁忌也在克魯倫河流域,克魯倫河因此成為蒙古民族形成的核心地帶。後世明成祖朱棣征蒙古,在此發生臚朐河之戰。清康熙帝征噶爾丹時也曾來到克魯倫河。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