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雪梨火車車站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雪梨列車是營運於雪梨、紐卡索、沃隆岡以及鄰近地區的鐵路系統,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政府所設的新南威爾斯鐵路局負責營運。其轄下的路線大致可分為3類,城郊路線服務雪梨市內各城郊的居民,共有10條路線。

市環線

市環線(英語:City Circle)是指在雪梨都會區地底的鐵路網,它的形狀像一條的環狀線。由雪梨中央站開始,按順時時針排列為市政廳站、溫亞站、環形碼頭站、聖詹姆斯站和博物館站。不過這條路線並不是一條獨立運作的路線,已是由不同的路線順時針(內西線和南線)和逆時針(機場及東山線和班克斯鎮線)運行而組成,列車離開市環線亦不會再重返,而是按著其已預定的路線前往所屬的地方。這條路線在1915年規畫,不過要到1956年環形碼頭站建成後才真正地接合。
這條路線以白色作路線主色,「市環線」這個名詞一般會出現在路線維修通告上來代替路段上其他的路線。
東郊及伊拉瓦拉線
東郊及伊拉瓦拉線(英文:Eastern Suburbs and Illawarra Line)是由東郊線、伊拉瓦拉線和克羅努拉支線組成,現時一共有33個站。本線曾包括皇家郊野公園站、(皇家郊野公園)童軍營月台等,不過已停用或不再是東郊及伊拉瓦拉線的沿線車站。它亦同時接駁一條通往沃隆岡(Wollongong)的南海岸線。該線於1880年代建造並進入當時是出產農業和採礦業的伊拉瓦拉,並於1926年成為新南威爾斯州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1985年加入克羅努拉支線,1979年將愛斯鎮(Erskinville)以北的路段換成東郊線。在2000年加入可與機場線作轉乘的火車站 - 渦拉溪站。
傳統上整條「伊拉瓦拉線」其實是指由伊拉瓦拉交匯處的紅蕨(Redfern)站至邦拜利(Bomaderry)站。但在1989年由城際鐵路改組而成的雪梨城市鐵路成立時將伊拉瓦拉線的總站設定為瀑布站和克羅努拉站,瀑布火車站以南的火車站則稱為南海岸線。
現時東郊及伊拉瓦拉線是以天藍色作路線的主色。
Remove ads
班克斯鎮線

班克斯鎮線(英文:Bankstown Line)雪梨城市鐵路轄下的一條路線,由市政廳站開始,經市環線逆時針走過,在先鄧咸站和伊拉瓦拉線分開後再到班克斯及位於雪梨西南面的利物浦。該線本是伊拉瓦拉線的一條支線,並是第一條只運行在雪梨市內的鐵路路線。
在某些路段,會有鐵路貨運路線在旁經過。包括都會貨運線(Metropolitan Goods line)。同時它亦是市環線的一條參與路線。
此路線是以橙色作主色。
內西線

內西線(英文:Inner West Line)是雪梨最早運作的鐵路路線,由市政廳站開始,經市環線逆時針走過,再到內西區、史桌菲、里治公園,最後到達位於雪梨西南部的利物浦。它首先在1855年開始運作,由雪梨中央站至格蘭田站(Granville)(當時名叫珀拉瑪特聯運站)附近,及後經過不同的變遷後成為今日的路線。當時內西線所行走的路段被稱為主線(Main Line),「內西線」這個名稱是在1999年8月出現。現時,它是市環線的其中一個參與路線。
此路線是以紫色作主色。
機場及東山線
機場及東山線(英文:Airport & East Hills Line)由麥加弗站經東山至市環線,途中會經過機場線,在繁忙時間列車會經過伊拉瓦拉線路段。該線最初是伊拉瓦拉線的支線,於1931年開幕,路線渦拉溪交匯處分開(今渦拉溪站)並以東山為終站。及後經過不同的發展,大致成為今天的模樣。在2000年5月21日,經過雪梨國際機場的機場線開啟,值得留意的是該線是由私人公司機場連(Airport Link)管理(除渦拉溪站外)。
本線是以綠色作為主線。
南線
南線(英語:South Line)是雪梨城市鐵路轄下的一條路線,該線的命名是因為大部份的路線都是位於主南線上。定線由市環線的博物館站開始,經過主線的史卓菲、格蘭佛,再在位於Y形交匯處轉南,並和昆布蘭線一起經過利物浦,最後到達金寶鎮。
「南線」這個名稱在1999年開始出現,在這之前被稱作「往麥加弗經格蘭佛」,在1991年被稱作「麥加弗線」。
這條線是以淺藍色作為主色,在2000年之前是和東山及機場線一樣以綠色為主線。
昆布蘭線
昆布蘭線(英文:Cumberland Line)是雪梨城市鐵路轄下的一個路線,是其中一個不會途經中央站的路線,共計有23個車站。路線主要途經雪梨西部各個副都心,由北至南包括黑鎮、珀拉瑪特、利物浦及金寶鎮。這條路線是在1996年在一個名為「Building Better Cities」的計畫中出現,希望藉此提升珀拉瑪特作為雪梨西部大都會的地位。此路線不需額外再建造車站,只需在馬利蘭站、格蘭佛站和哈利斯公園站之間和交匯處上建造一條路軌,路線在同年開始運作。
這條線是以品紅色作為主色。
西線

西線(英語:Western Line)是雪梨城市鐵路轄下的一條路線,主要服務雪梨西部區域的居民。它的命名是基於主要服務地區是位主西線中。定線由查茨伍德開始,經過雪梨市,再經內西區,在禮勤站往後都會設站,該線在黑鎮站和七山站前開始進行分支,一條前往裏奇蒙,另一條依著西線在鴯鶓平原作終站。
此路線是和北岸線一樣的黃色作主色,這是因為兩條線都會共用其下的列車服務。
北岸線
北線
北線(英文:Northerns Line)是雪梨城市鐵路轄下的一條路線。由荷恩斯比站開始,經主北線到達葉坪,轉向東西至查茨伍德,經北岸線到連雪梨都會區,再經內西區,到達史卓菲站後再次轉入主北線直達葉坪站。在2009年2月23日,經過麥覺理大學的葉坪至查茨伍德線開啟,除了為麥覺理及北懷特的居民外,同時亦改變了北線的走向,使葉坪同時為一個中途站及南面的終站(雖然路線最後向北走)。
本線是以紅色作為主線。
卡林福特線
卡林福特線(英文:Carlingford Line)是雪梨城市鐵路網最短的鐵路路線之一,亦是少數不會直接到達中央站的路線,累計共有7個車站。它的路線定向由雪梨西面的奇街站至卡林福特站,途中不設其他支線。基於較少乘客使用此線,該線只以4卡列車來運行,這條路條路線於19世紀後期分別由兩間私人公司建造及營運,但後來因經濟問題被政府購回,並納入其鐵路網下。至今該路線仍一直在運作中。值得留意的是該線大部份路段是以單程雙軌的方式行走,儘管在雪梨城市鐵路路線清理計畫中提出要在懷特茉站附近興建一條回線,但已取消了。
卡林福特線的主色是深藍色,這是自2000年起再次採用和西線不同的主色。
奧林匹克公園線
奧林匹克公園線(英文:Olympic Park Line)主要服務是由奧林匹克公園至禮勤,當有特別節目時亦會由中央站開出,經過紅蕨站(有時)和闊谷田站,或是由黑鎮站開出。該線的前身是康寶樹灣工業區的工業支線,主要服務當地的工廠。奧林匹克公園線在1997年11月24日進行試車,並為1998年的雪梨皇家復活節展覽會提供服務。在禮勤站就設了一個為該線的特別月台作列車停泊之用,一般被稱為0號月台。而奧林匹克公園站是以汽球環狀的路軌模式接載乘客。
附註
a 如在此站下車需在上車事先通知車長
$ 由於機場線是由私人公司管理,因此在該站進出需要付附加費
CC 市環線是由內西線、班克斯鎮線、東山及機場線和南線組成,因此「轉乘」是假此由以上四條路線轉乘其他路線
Unnamed 在永繼路站開幕前,該地只是一個沒有名稱的側線
SPM 乘客在此站下車需在列車的中間卡下車
SP1r 乘客在此站下車需在列車最後一卡的最後一道門下車
SP2 乘客在此站下車需在列車最後兩卡下車
SP3 乘客在此站下車需在列車最後三卡下車
SP4 乘客在此站下車需在列車最後四卡下車
SP6 乘客在此站下車需在列車最後六卡下車,但不包括該站的市郊線服務
SP6# 乘客在此站下車需在列車最前六卡下車,但不包括該站的市郊線服務
BMLpeak 此站只會在繁忙時間才有藍山線列車服務
EHLpeak 此站只會在星期一至五和繁忙時間才有東山線列車服務
NCLpeak 此站只會在繁忙時間才有紐卡索及中海岸線列車服務
NSLpeak 此站只會在星期一至五和繁忙時間才有北岸線列車服務
SCLpeak 此站只會在星期一至五和繁忙時間才有南海岸線列車服務
SHLlim 此站只會提供南高原線有限度列車服務,乘客可改搭機場及東山線或南線前往金寶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