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戚墅堰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戚墅堰區是歷史上隸屬於武進縣(1947-1953)和常州市(1953-2015)的一個。曾經的戚墅堰區位於常州市區東部,以發達的重工業而聞名。其東、南、北方向是武進區,西邊連天寧區新北區

快速預覽 戚墅堰區, 國家 ...

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同意江蘇省調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戚墅堰區與武進區合併。

歷史

戚墅堰宋時因「世族戚氏卜居」而得名,早稱戚墅港,屬地武進。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武進、陽湖兩縣時屬陽湖縣轄,辛亥革命後隨武進、陽湖合併歸入武進。民國18年(1929年)建鎮。民國36年(1947年)武進縣始設戚墅堰區,時轄戚墅堰、焦溪橫林洛陽芙蓉等14個鄉鎮。1949年4月23日戚墅堰解放,武進縣人民政府設址戚墅堰區芳渚。5月新的武進縣戚墅堰區建立,初轄10個鄉鎮,10月起轄14個鄉鎮。1952年另置劍湖區,戚墅堰區專轄戚墅堰至大明紡織廠一線的市鎮地帶。1953年劃歸常州市,設常州市戚墅堰區,轄5個居民委員會。1960年改為戚墅堰人民公社,轄戚墅堰、先行、丁堰3個分社。1961年復名戚墅堰區,轄戚墅堰、先行2個街道。1966年改稱衛東區,1980年恢復戚墅堰區名稱。1987年,常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戚墅堰區增轄丁堰、潞城2鄉,實行區管鄉新體制。2006年,先行、戚墅堰街道合併,稱為戚墅堰街道辦事處。丁堰、潞城兩鎮撤鎮改街道。2015年,戚墅堰區與武進區合併,由此戚墅堰區已不復存在[1]

常州經濟開發區繼承了戚墅堰區的行政範圍並加以擴大,在行政上與區(縣、市)同級,成為事實上新的戚墅堰區。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戚墅堰區轄3個街道:戚墅堰街道丁堰街道潞城街道

文化教育

知名企業

名勝古蹟

  • 圩墩公園:位於常州市戚墅堰區圩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西側。建於1988年8月,占地13.33公頃,其中水域5.33公頃。
  • 圩墩遺址:至今發現的常州地區最早的原始社會村落遺址,距今5000至6000 年,面積約20萬平方米,屬馬家浜文化,內涵豐富,是太湖流域一處重要的新石器遺址。
  • 丁堰果園遺址,位於丁堰鎮漕上村排姆果園附近,1986年發現。該遺址距今5000年左右。
  • 萬安橋:位於戚墅堰東街(老街),明正統五年(1440年)始建。
  • 惠濟橋:位於戚墅堰老街東首,跨京杭運河(已拆除)。
  • 興隆橋:位於戚墅堰下塘,跨興隆河(已拆除)。

交通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