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撲米酮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撲米酮(英語:Primidone),商品名Mysoline等[註 1],是一種巴比妥類藥物,用於治療局灶性和全身性癲癇發作[7]以及特發性震顫[8]。該藥物以口服給藥[7]。
常見副作用包括昏睡、協調性差、噁心和食欲不振[7]。嚴重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自殺和精神病[8][7]。懷孕期間使用撲米酮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9]。撲米酮是一種巴比妥類抗驚厥藥[7]。然而,其提高癲癇發作閾值的長期效果可能是由於其活性代謝物苯巴比妥[10]。該藥物的另一種活性代謝物是2-乙基-2-苯基丙二醯胺(PEMA)。
撲米酮於1954年在美國獲准用於醫療用途[7]。它的仿製藥是可獲取的[8]。2020年,它是美國第269種最常用處方藥,開出的處方超過100萬張[11][12]。
Remove ads
作用機理
50多年來,撲米酮抗驚厥作用的確切機制仍然未知[13]。它通過與電壓門控型鈉離子通道相互作用起效,從而抑制動作電位的高頻重複放電[14]。撲米酮對特發性震顫的作用不是由2-乙基-2-苯基丙二醯胺(PEMA)介導的[15]。撲米酮的主要代謝物苯巴比妥,本身也是一種有效的抗驚厥藥,可能在撲米酮對多種形式的癲癇的作用中有貢獻。根據Brenner's Pharmacology,它還會增加GABA介導的氯離子通量,從而使膜電位超極化。201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撲米酮能直接抑制TRPM3離子通道[16]。這種機理是否有助於其抗驚厥作用尚不清楚,但2021年的研究顯示,TRPM3的功能獲得突變與癲癇和智力障礙有關[17]。
注釋
參考來源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