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挪威歷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挪威歷史
Remove ads

挪威歷史挪威語Norsk historie),指的是在現代挪威王國的版圖內發生過的一切歷史事件及其影響,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同,挪威的歷史進程受「地理位置」和「氣候」的制約較強,而受「政治」的制約較弱。

大約在西元前10000年,隨著大冰蓋北極圈消退,居住在歐洲大陸的居民開始北遷,移動現在的挪威版圖內定居。為了尋求較為溫暖的場所,這些原始的挪威人開始集中在西部沿海岸一帶生活,因為那裡受到「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同時,原始挪威人屬於狩獵採集混合型的部落,食物多樣,包括海鮮和野生動物,以「馴鹿[1]」為主食。西元前5000年~前4000年之間,他們開始集中在奧斯陸峽灣區域,並發展出定居、會耕種植物的「農業文明[1]」。在公元前1500年~前500年間,整個挪威南部都被開墾為了農業田地,而特倫德拉格以北的地區則繼續維持打獵或捕魚的生活[2]

挪威的新石器時代始於公元前4000年[3],於民族大遷徙時期重合,第一批原始人部落的酋長們在挪威建立了控制權,並建造了一些山頂堡壘(hilltop fortifications[3])。8世紀起,挪威人開始出現統一的「民族意識」,他們自稱諾斯人(Norsemen),漫遊整個北海,在不列顛島冰島格陵蘭島建立了多個殖民地,因此8世紀也被歐洲人稱為「維京時代」。12世紀末,挪威全域完成基督教化,並在尼達羅斯設立了第一個主教區[4]。之後挪威的人口就迅速增長,直到1349年,歐洲爆發的黑死病和連續的好幾場瘟疫讓人口減少了一半(奧斯陸少了約3000,卑爾根少了約7000,特隆赫姆少了約40000[來源請求])。也是在此時,卑爾根超越挪威首都奧斯陸,成為全國對外的主要港口,但其大部份收入被神聖羅馬帝國漢薩同盟吸收[5]

1397年,挪威王國和瑞典王國一起加入了以丹麥王國為盟主的「卡爾馬聯盟」。1523年瑞典脫離聯盟,挪威進入「丹麥-挪威聯盟」時代,但地位逐漸變得比丹麥低。在1537年北歐的宗教改革中,挪威放棄天主教,改信基督新教1661年,丹麥-挪威聯盟宣佈採用絕對君主制。在1814年拿破崙戰爭中,因為丹麥王國是法國的盟友,且敗給了參加反法同盟的瑞典王國,所以丹麥要把自己統治下的挪威割讓給瑞典,並簽訂《基爾條約》以作證明[6]。此時挪威宣佈獨立,並制定民主憲法,但歐洲列強中沒有一個承認其獨立。之後簽訂《莫斯公約》,瑞典允許挪威保留自己的憲法、議會、政府,但在軍事和外交上必須和瑞典立場一致。1814年11月4日,挪威議會承認瑞典國王查理十三世加冕為挪威國王,「瑞典-挪威聯盟」宣告成立[7]

挪威的工業化始於1840年代,且從1860年代開始,挪威出現了一批去美國加拿大的移民潮[8]1884年,挪威國王任命約翰·斯維爾德魯普為總理,以建立更加民主的議會制1905年,瑞典-挪威聯盟解散,挪威王國從此成為一獨立國家。1880年代1920年代弗里喬夫·南森羅爾德·阿蒙森等挪威人對北極進行了極俱地理·歷史意義的考察,後世稱之為「極地探險[9]」,並在各種文學、影視作品中加以浪漫化。同時也在這段時間內,航運水力發電是挪威王國的主要收入來源。隨後的幾十年,挪威經濟起伏不定,勞工運動頻繁。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1940年1945年內佔領了挪威。二戰結束後,挪威王國就加入「北約」這個軍事同盟以求庇護[10],並在政府資金和王室捐款的幫助下進行了國家大重建[11]

1969年挪威的發現石油,至1995年,挪威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註:並非第二大產油國,而是出口國),這導致挪威的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在1972年1994年,舉行過兩次「是否要加入歐盟」的公共投票[12],但這兩次挪威人都讚成「不加入」,因此現在的挪威王國也不是歐盟的成員國;但挪威早在1959年就加入了「歐洲自由貿易聯盟」,以免自己被歐盟的經濟體制排斥在外[13]1980年代,挪威放棄政府對經濟的強力管制,改為經濟自由化,並在1989年1990年經歷了銀行業危機。

到了21世紀,挪威王國已成為地球上最繁榮的國度之一,光是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的收入就佔了經濟總量的1/5[14]2017年後又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15]

Remove ads

早期(1066年以前)

古典時代

Thumb
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阿爾塔石器時代石刻藝術

在大約公元前12000年前最後的冰川時期結束,挪威海岸線開始上升。第一批移民在這一時期抵達挪威,這是由於挪威海岸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進行捕獵海豹、捕魚和狩獵。[16]

維京時代(793-1066年)

維京時代是歐洲遠古時代和中世紀之間的過渡時期,從公元790年北方日耳曼人開始擴張,直到公元1066年丹麥人的後裔征服英格蘭。維京人是著名的航海家,他們在設得蘭群島法羅群島、冰島、格陵蘭島、都設立了殖民地,在10世紀末曾不定期地在美洲紐芬蘭居住過。他們不僅是海盜,也同時進行貿易,甚至定居在歐洲沿海和河流兩岸。有記錄說公元839年他們曾作為拜占廷帝國的僱傭兵征服北非。他們的殖民地遍布歐洲,包括英格蘭的丹麥區基輔羅斯、法國的諾曼第等等。只是到了維京時代的末期,北歐才出現獨立的國家和國王,同時也接納了基督教,開始進入中世紀。直到歐洲各國王權強大,有能力抵抗維京海盜之後,維京方才逐漸開始消亡。

中期(1066-1523年)

卡爾馬聯盟(1397-1523年)

Thumb
卡爾馬聯盟的旗幟

卡爾馬聯盟是14世紀末至16世紀初由丹麥、瑞典和挪威組成的斯堪地那維亞國家聯盟。

1397年6月17日,丹麥、瑞典和挪威的代表在瑞典南部城市卡爾馬舉行會議,決定三個王國共同擁戴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為國王和攝政者,即挪威和瑞典國王由丹麥國王兼任。丹麥王室成為三國的統治者。同時瑞典和挪威仍然保留了王國的地位。丹麥王室總攬三國的外交和國防事務,各國內政則保持獨立。但是,在聯盟時期,丹麥國王並不總是可以兼任瑞典攝政或國王,如瑞典國王卡爾八世在位時期。在這些間隙里,瑞典的實際統治者通常是從本國貴族中選出的攝政官。三國的聯盟把整個北歐地區置於一個國王的統治下,有利於北歐國家對抗德意志漢薩同盟波羅的海北海的貿易壟斷地位。

Thumb
16世紀初期的卡馬聯盟領土

1380年瑪格麗特一世讓她的外孫波美拉尼亞的埃里克擔任挪威國王。原挪威屬地格陵蘭島冰島法羅群島從此開始受丹麥統治。聯盟初期,瑪格麗特一世的懷柔手段使丹麥王室受到各國貴族的擁戴,但後來丹麥王室不斷企圖控制挪威和瑞典的內政事務,導致聯盟的離心離德。14至16世紀,丹麥為了打破漢薩同盟對波羅的海貿易活動的支配而進行了一系列戰爭。丹麥奧登堡王朝克里斯蒂安一世取得了德意志地區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的統治權。15世紀末,丹麥王室和瑞典貴族的矛盾激化,反對聯盟的衝突不斷爆發。克里斯蒂安二世於1520年率兵攻占了被瑞典反對派貴族控制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並且殺害了大批參與起義的瑞典貴族。1521年瑞典貴族古斯塔夫·瓦薩達拉納省重新招募了一支反抗丹麥的軍隊。1523年,古斯塔夫·瓦薩在漢薩同盟的幫助下攻入斯德哥爾摩,丹麥軍隊戰敗,瑞典恢復獨立。

Remove ads

晚期(1523-1905年)

丹麥-挪威(1523-1814年)

瑞典恢復獨立後,卡爾馬聯盟已經瓦解,但丹麥和挪威仍然維持著聯盟國家。1534年挪威被取消王國的地位,降為丹麥的省。

17世紀,瑞典為爭奪波羅的海霸權不斷與丹麥交戰。1658年,瑞典最終收復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長期被丹麥占領的南部沿海地區。

1807年,丹麥挪威聯盟在拿破崙戰爭中站在法國這一邊。由於皇家海軍阻礙了進口和食物的出口,挪威的經濟受到巨大影響。瑞典於第二年進入挪威,但是在挪威獲得幾場勝利之後,1809年簽訂停火協議。[17]

拿破崙戰爭後,根據1814年基爾條約,丹麥將挪威轉讓給反法同盟的瑞典。挪威拒絕承認此條約並宣佈獨立。而經過了短暫的武裝抵抗,挪威成為瑞典統治下的王國並組成了一個聯盟。

1905年,挪威以和平的方式從瑞典獨立

近代(1905-1945年)

獨立

1905年,隨著四黨的Michelsen內閣被任命,議會投票建立一個挪威的領事服務。這一項提案被國王否決。在6月7日,議會一致通過聯合的解散。在接下來的解散公投中,僅有184人支持聯合。政府邀請丹麥王子卡爾擔任挪威國王。他在全民公投之後成為國王哈康七世[18]

第一次世界大戰

自1905年,挪威採取了中立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挪威商船被大量使用來支持英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1939年,挪威保持了嚴格的中立。[19]英國和德國都意識到挪威的戰略位置。雙方都計劃侵入挪威,儘管挪威對此反對,1940年德軍發動威瑟演習行動佔領丹麥及挪威,納粹德國成功控制波羅的海的出口,德國人在挪威成立了挪威總督轄區

1944年,冰島脫離丹麥獨立。法羅群島和格陵蘭至今仍為丹麥領地。

現代(1945年至今)

戰後

2011年7月22日,發生2011年挪威連環恐怖襲擊,造成77人喪生。

石油時期與非工業化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