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撲翼樣震顫

运动障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撲翼樣震顫是一種負性肌陣攣,這種運動障礙的特點是無法穩定地保持某個姿勢,表現為手伸出且手腕向上彎曲時手的抽搐動作(類似於鳥拍打翅膀,因此稱為「撲翼樣震顫」)。[1][2][3]

快速預覽 撲翼樣震顫, 分類和外部資源 ...

撲翼樣震顫是由間腦運動中樞功能異常引起的,該中樞調節參維持位置的肌肉。撲翼樣震顫與各種腦病相關,尤其是代謝異常所致腦病,如肝性腦病肺性腦病等,也由中風或可由藥物引起。[3][4][5]

病理生理學

由研究者認為,視丘病變所致的單側撲翼樣震顫是由受到過度抑制的感覺運動皮層介導的。[6]

誘因

撲翼樣震顫的可能原因有:[7]

歷史

R.D. Adams英語Raymond Delacy Adams和 J.M. Foley 於1949 年首次描述了嚴重肝功能衰竭和腦病患者的撲翼樣震顫。[12]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