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十字型大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十字型大廈(英語:New Cruciform Block)是香港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公共屋邨樓宇之一,其設計改良自舊十字型大廈,並於1987年至2005年間落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公共屋邨樓宇中所廣泛使用。
介紹
新十字型大廈於1983年發表[1],並於1984年完成設計稿件[2][3];全港首批入伙的新十字型大廈是位於葵青區青衣青華苑第二期,於1987年初落成,5月27日入伙;其次是沙田區馬鞍山錦鞍苑玉鞍閣,於1987年8月27日入伙。至於最後一批落成的新十字型大廈就是位於港島東筲箕灣的東濤苑。
全港最高的新十字型大廈是位於油塘油麗邨的雅麗樓,智麗樓和逸麗樓(46層高,全港新十字型大廈只有此三座設有隔火層)。最矮的新十字型大廈是位於橫頭磡富強苑的富裕閣,只有13層高,亦為唯一一座只設兩部升降機的新十字型大廈。
新十字型大廈是專為居者有其屋計劃而設計,所以每層的單位數目只有10個及單位的分布較分散,使光線充足及空氣流通[1] ;其單位主要是以2房、3房及3房連儲物室的間格設計,其設計與私人發展商的樓宇較接近。在每層四隻翼中,其中兩隻面積較大翼中,每翼擁有2個2房單位及1個3房連儲物室的大單位,其餘兩隻較短的翼每翼擁有2個3房中型單位,早期落成的樓宇中,每個單位的客廳皆設有花槽及於廚房設置露台(如:景明苑、廣源紀律部隊宿舍及曉翠苑等);而在後期落成的樓宇中,已取消每個單位客廳的花槽設計(如:油翠苑、慈康邨等)及到最後期落成的樓宇,甚至取消部份大廈或單位的露台設計(如:東濤苑、海麗邨、葵馥苑及逸東邨等)。此外,大廈的照明、升降機及公用設施都集中於中央部份,對使用者更為經濟和達到高效率的目的[1]。
另外,禾輋邨景和樓的新十字型大廈的外型因受到受地形及噪音限制,故略作修改至呈「T」字型,每層的單位數目減至只有6個,長翼擁有4個2房單位,短的翼擁有2個3房中型單位。而位於斧山的瓊軒苑,每翼都有不同最高樓層,擁有全港唯一設有附屬平台單位的居屋屋苑。
Remove ads
新十字型大廈其單位佈局由首幢同樣樓宇落成至今沒有大改變,由首幢至1997年前的樓宇的升降機停層方式依高低層再以單雙層區分,即每層只有一部升降機停靠,唯絕大多數屋苑的住宅樓層均在升降機旁設有另一台升降機的樓層位置顯示屏,讓住戶可選擇往上一層或落下一層乘坐另一部升降機;而1998年後的樓宇的升降機停層方式已簡化為只高低層區分,令每層均有兩部升降機停靠;而升降機轎廂於1994年起亦有所改動,包括機廂地板和均鋪設花崗石,地下大堂的升降機門四周同樣以花崗石裝飾。此外將機廂高度增2600mm,而內壁、機門及每層門框都改用不鏽鋼,更裝設假天花連照明裝置以及電子顯示板,同時採用高效能電動機推動系統以節省能源[4]。
另外,從1990年起落成的樓宇每層電梯大堂通風窗由石屎直條護欄改爲鐵窗,之後再改為鋁窗。
於1999年9月,房委會公佈新版本新十字型大廈設計,是為1999年改良版本新十字型大廈[5][6]。在新版本設計的大廈當中,3房單位的露台及所有單位客廳的花槽均被取消,而排水渠設於屋外,原有位置分別用以增加洗手間對出位置及窗戶的面積。所有單位除了客廳外,所有房間的窗戶的面積亦相應增加。此外,逃生樓梯的窗採用改良設計,變得與康和式大廈逃生樓梯的窗相似。
至2000年,房委會再推出更新版的2000年改良版本新十字型大廈,除進一步改善窗戶設計,更取消了廚、廁位置的露台[7]。
然而在1998年尾,香港樓價因為「八萬五政策」大幅下滑,令政府多次減建居屋以及修改申請居民資格,希望能令更多市民投入私人房屋市場,令私人房屋市場復甦。當時更先後兩次宣布停售居屋,至2002年8月再次重售。由於樓市沒有任何起色,政府再次在2002年11月宣告無限期停建及停售居屋,興建中或未發售的屋苑將會改作其他用途。故此絕大多數1999或2000年版新十字型大廈(除筲箕灣東濤苑及油翠苑B、C、D、E座外),均由居者有其屋屋苑改為出租公屋租予市民,由於新十字型樓宇的設計原本是居者有其屋屋苑獨有的,但近年面對人口老化及出生率偏低的問題,2房及3房單位明顯地與現時出租公屋單位的需求有分別,所以大部份由居屋屋苑改為出租公屋的屋苑都是讓出租公屋居民作調遷的選擇。
在1987年至2005年期間,新十字型大廈總數為:59(港島及九龍居屋屋苑)+97(新界居屋屋苑)+63(公共屋邨)+4(政府宿舍) = 223座
相片集
Remove ads
擁有新十字型大廈的居屋屋苑
Remove ads
擁有新十字型大廈的公共屋邨
- 由居屋屋苑改為出租公屋出租。
Remove ads
擁有新十字型大廈的政府宿舍
- 廣源紀律部隊宿舍為房委會按地契條件為政府代建樓宇;而葵馥苑由未發售的居屋屋苑售予政府,並被改為政府宿舍。
原規劃興建新十字型大廈但沒有興建的屋苑
- 除黃大仙下邨、慈愛苑三期、秀茂坪邨13-14期、康逸苑,以及葵盛東邨採用1984年版本,而石排灣邨二期、油麗邨剩餘期數及美田邨三期採用2000年版外,以上屋苑項目在終止前,均採用1999年版本新十字型標準設計。
Remove ads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