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紐奧良

路易斯安那州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奥尔良map
Remove ads

紐奧良,中國大陸譯新奧爾良(英語:New Orleans/n ˈɔːrlɪnz/[2][3]/n ˈɔːrliənz//n ɔːrˈlnz//ˈnɔːrlənz/,法語:Nouvelle Orleans),舊譯紐柯連紐阿連,是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港口城市,同時也是該州最大的城市。行政上與紐奧良堂區(Orleans Parish)同域。根據2020年的美國人口普查[4],紐奧良的人口為 383,997人,成為路易斯安那州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美國東南部人口第十二大城市。作為一個主要港口,紐奧良被認為是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經濟和商業中心,但紐奧良不是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

快速預覽 紐奧良 New Orleans, 國家 ...

紐奧良以其獨特的音樂文化英語Music_of_New_Orleans爵士樂的誕生地)、克里奧爾美食英語Louisiana_Creole_cuisine獨特方言英語New_Orleans_English以及每年一度的慶祝活動和節日而聞名於世,其中最著名的是紐奧良狂歡節英語Mardi_Gras_in_New_Orleans。這座城市的歷史中心為法國區,以其數目眾多的法國風格和西班牙克里奧爾建築以及波旁街上充滿活力的夜生活而聞名。這座城市被描述為美國「最獨特」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跨文化和多語言的傳統[5][6][7][8][9]。此外,由於其在電影業和流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紐奧良經常也被稱為「南部好萊塢」。[10][11]

紐奧良由法國殖民者於1718年創立,曾是法屬路易斯安那的領土首府,之後在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購地後成為美國的一部分。紐奧良在1840年曾是美國人口第三多的城市[12],到了20世紀中期一直是美國南部最大的城市。由於城市周圍地理環境造成降雨量過大、海拔較低、排水不暢以及靠近多個水域的影響,紐奧良歷來非常容易受到洪水的侵襲。州政府和聯邦當局已經安裝了一個複雜的堤壩和排水泵系統保護這座城市。[13][14]

2005年8月,受到卡崔娜颶風的嚴重影響,該颶風淹沒了紐奧良80%以上的地區,造成1800多人死亡,數千名居民流離失所,導致人口減少50%以上[15]。自卡崔娜颶風以來,重大的重建工作導致該市人口急速反彈。居民表達了對高檔化、新居民在以前緊密聯繫的社區購買房產以及長期居民流離失所的擔憂。[16][17][18][19] 這座城市和紐奧良堂區一體,[20]截至 2017 年,紐奧良堂區是路易斯安那州人口第三多的堂區,城市和堂區北面是聖坦曼尼堂區龐恰特雷恩湖,東面是聖伯納德堂區和博爾涅湖,南面是普拉克明堂區,南面和西面是傑佛遜堂區。目前,紐奧良已經是紐奧良都會區英語New_Orleans_metropolitan_area的基礎城市,該大都市區在2020年的人口為 1,271,845人。大紐奧良是路易斯安那州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區。[21]

Remove ads

歷史

在歐洲人到來前,紐奧良所在的地區屬於密西西比河河口的沼澤地,由於鱷魚和毒蛇的數量巨大,印第安人的數量都十分稀少。16世紀初已經有歐洲人到訪密西西比河河口,早期到此地的歐洲人大多是西班牙探險者,他們沿著佛羅里達西海岸和德克薩斯海岸進行探索,在發現密西西比河後就開始對河流的沿岸進行探索,但受限於科技和自然環境,西班牙人難以殖民這一地區,因此直到17世紀初這裡依然是無主之地。

紐奧良由密西西比公司讓-巴蒂斯特·勒穆瓦納·徳·比安維爾英語Jean-Baptiste Le Moyne de Bienville的指揮下建立於1718年5月7日。當時紐奧良的土地屬於奇蒂馬查人。這個新城市的名字是為了紀念奧爾良公爵菲利普二世,當時的法國攝政王。開始時法國人力圖在此建立一個穩固的據點,所以早期的紐奧良有城牆和堡壘。英國人、西班牙人乃至海盜都曾試圖攻擊此地,但難以得逞。18世紀上半葉,法國探險家和商人已經在密西西比河沿岸開闢據點和貿易路線,隨著聖路易、皮歐立亞等地的商業逐漸發展,紐奧良的貿易樞紐地位得到加強,因為陸路運輸的低效率和英國人及其支持的印第安部落不斷對法國的據點構成威脅,在法印戰爭期間,法屬加拿大(魁北克,或稱下加拿大)與五大湖以南的法國殖民地的陸路聯繫經常被切斷,所以內陸的貨物進出口大多經過紐奧良,這使得這座城市的經濟蓬勃發展。

隨著七年戰爭的失利,法王路易十五簽署了1763年巴黎條約,將新法蘭西的大部分都割讓給了英國,失去了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土地。為了防止英國人獨吞全部的法國殖民地從而坐大,紐奧良所在的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區在1762年秘密簽署的楓丹白露條約中被割讓給西班牙。但不久之後紐奧良所在的西新法蘭西(又稱法屬路易斯安那)的法裔居民因不滿西班牙王室的統治而發動叛亂,而內外交困的西班牙帝國無力控制該地,又將其交還法國[22]

紐奧良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是法國人支持大陸軍的一個重要港口,法國人通過紐奧良走私數目龐大的軍火和補給,緩解了大陸軍在戰爭初期的不利局勢。伯納多·德·加爾維斯在1779年成功地抵禦了英國軍隊對紐奧良的進攻。

1803年,因為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在對反法同盟的戰爭中開銷巨大,法國不得不拋棄或出售海外資產來彌補開支。為了彌補赤字,同時也為了防止英國奪取殖民地,法國將法屬路易斯安那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對於渴望擴張的美國而言,路易斯安那幾乎將其國土擴張了一倍。鑑於紐奧良的地位(紐奧良到聖路易的水路對於美國開發密西西比州、西田納西、西肯塔基以及伊利諾南部有著重要作用,同時也能將密西西比水系徹底變成美國的內陸水系,從而避免被外國控制),美國政府迅速接納了路易斯安那州加入聯邦的請求,紐奧良也就成為了美國的城市。

南北戰爭前,由於西進運動的蓬勃發展,聖路易曼菲斯等城市迅速發展,同時伊利諾州中南部、印第安納南部的城市也在成長,內陸河流貿易迅速發展,加上田納西、密西西比、阿肯色等地的棉花種植業規模和產值激增,紐奧良迅速成為美國南方和密西西比河沿岸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棉花和奴隸的貿易中心。

1860年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總統後,南方各州相繼退出聯邦,組建美利堅聯盟國。由於種植園經濟的主導地位,路易斯安那也退出了聯邦,這使得紐奧良的貿易大受打擊——因為很多北方的大城市,例如聖路易和曼菲斯都在北方陣營,貿易被迫中斷。1861年,聯邦軍(北軍)海軍進攻紐奧良,在造成嚴重破壞的同時對整個南部沿海進行封鎖,意圖切斷南方的棉花出口收入和與英國的聯繫(南方的最大貿易夥伴是英國,主要貿易貨物是棉花),這導致紐奧良經濟基本崩潰。

戰後美國聯邦政府南方進行軍事管制,在1870年代相繼還政於民,重新接納各叛亂州並組建地方政府。但南方民主黨隨後掌控南方,包括紐奧良在內的各大城市都相繼頒布了《吉姆克勞法》(種族隔離法律),這使得紐奧良的經濟一直得不到恢復,同時還衍生出黑人貧民窟和種族衝突問題。二戰前,紐奧良的經濟依舊是農業和貿易為主導的經濟模式,工業因為勞動力短缺和經濟不景氣而無法同北方大城市競爭。

1960年代,由於種族衝突愈演愈烈,加上民眾和中央政府的壓力,紐奧良同南方其他大城市一樣,撤銷了種族隔離法律。此後,由於汽車和公路的普及以及人們對居住環境的更高要求,紐奧良出現了逆城市化,中產階級(絕大多數是白人)搬離市中心遷往郊區,市區舊城區逐漸變成貧民窟,只有中央商務區(CBD)和法國區(French Quater)因為旅遊業和金融業而保持繁榮。

2005年颶風卡崔娜吹襲後,紐奧良成為重災區,大量災民逃往鄰近的巴頓魯治,一度使巴頓魯治在人口上超過紐奧良成為路州最大城市。卡特麗娜颶風的善後和救援工作十分低效緩慢,更由於黑幫和犯罪團伙災後實施大規模搶劫導致資源被維持治安的需求所分散,紐奧良的經濟一直難以恢復,很多社區直到現在都沒有居民。2008年爆發的次貸危機更對重建工作雪上加霜。

Remove ads

地理

紐奧良位於29°57′53″N 90°4′14″W的密西西比河岸邊上,大致在墨西哥灣上游的169公里處。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給出的數據,紐奧良的城市面積為907平方公里,其中51.55%,也就是467.6平方公里是陸地。 紐奧良地處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同時也毗鄰龐恰特雷恩湖。紐奧良接近河岸的部分是由許多起伏的丘陵組成的。

紐奧良屬典型的副熱帶濕潤氣候,大體上終年暖和,雨熱同季。冬季溫和,微潮,時而偏向溫暖,日最高氣溫低於10 °C(50 °F)的平均日數7.1天,日最低氣溫低於或等於0 °C(32 °F)的平均日數5.4天;夏季炎熱潮濕,日最高氣溫達30 °C(86 °F)的日數年均有137天,達35 °C(95 °F)的有17天;日低溫大於或等於25 °C(77 °F)的年均日數為38天。[23]最冷月(1月)均溫12.4 °C(54.3 °F),國際交換站極端最低氣溫−12 °C(11 °F)(1989年12月23日);全市極端低溫為−14 °C(6 °F)(1899年2月13日在Audubon公園)。[23]最熱月(8月)均溫28.9 °C(84.0 °F),國際交換站極端最高氣溫39 °C(102 °F)(1980年8月22日);全市極端高溫為41 °C(105 °F)(2004年7月25日在KNEW)。[23]年均降水量約1,610公釐(63.4英寸);際交換站年極端最少降水量為988公釐(38.88英寸)(2000年),最多為2,600公釐(102.37英寸)(1991年);全市年極端最少降水量為712公釐(28.03英寸)(1938年在KNEW),最多為2,889公釐(113.74英寸)(1991年在Audubon公園)。[23]雪為罕見;1852年以來,全市有17場可測量的雪,[24]最後一場可測量出現於2009年12月4日,[23]最大一場為21公分(8.2英寸)(1895年2月14日與15日)。[24]無霜期平均有317天(2月3日至12月21日)。[23]

更多資訊 紐奧良國際交換站(1991−2020年正常值,1946年至今極端數據), 月份 ...
更多資訊 紐奧良(奧杜邦公園(英語:Audubon Park, New Orleans)),1893年至今極端數據, 月份 ...
更多資訊 紐奧良(Lakefront機場(英語:New Orleans Lakefront Airport)/KNEW),1991−2020年正常值,1937年至今極端數據, 月份 ...
Remove ads

人口

紐奧良人口現時以非裔美國人為主,也是靈魂樂發源地,更是路易斯安那州第一大城市。在曾經是一個移民城市,除了歐洲的冒險家外,這城市還是當時還有奴隸制度的美國最主要輸入黑人奴隸的城市。1960年代後大量黑人移居紐奧良,並逐漸取代白人成為第一大族群。現時大部分人口皆為黑人奴隸的後裔。紐奧良一直是民主黨的大本營。

更多資訊 歷史種族構成, 2020[30] ...

經濟

Thumb
密西西比河河畔的紐奧良中心商務區天際線

紐奧良經營著世界上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紐奧良港是海運業的中心。該地區佔全國煉油石化生產的重要部分,是陸上和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白領企業基地。自21世紀初以來,紐奧良也已成長為科技中心。

紐奧良也是一個高等教育中心,在該地區的11個兩年制和四年制學位授予機關就讀有50,000多名學生。杜蘭大學是一所排名前 50 的研究型大學,位於住宅區。紐奧良大都會是醫療保健行業的主要區域中心,擁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小型製造業。中心城市擁有快速發展的創業型創意產業部​​門,並以其文化旅遊而聞名。大紐奧良公司 (GNO, Inc.) 則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一個聯絡點,負責協調路易斯安那州經濟發展部和各種商業發展機關。紐奧良主要以旅遊業運輸業賭博業作為經濟支柱。

文化

外來移民為此城引入豐富多變的文化,以爵士樂發源地和法國區克里奧(Creole)文化聞名,居住人口大多是黑人及歐裔人士為主,法國區克里奧人是早期法國殖民者後代,克里奧人保存祖先的語言與文化,紐奧良也因此是美國最有異國情調的城市,每年嘉年華會慶典以及融合法式和西班牙式烹飪的海鮮佳餚吸引川流不息的觀光客。

罪案

罪案是紐奧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 與美國可比城市一樣,殺人和其他暴力犯罪的發生高度集中在某些貧困社區。 在紐奧良被捕的罪犯幾乎都是來自貧困社區的黑人男性:2011 年,97%是黑人,95%是男性。 91%的受害者也是黑人。 自1970年代以來,該市的謀殺率一直處於歷史最高水平,並且一​​直是全國最高的謀殺率之一。 從1994年到2013年,紐奧良是該國的「謀殺之都」,每年平均發生200多起謀殺案。 第一個記錄在1979年被打破,當時該市發生了242起兇殺案。 這一記錄再次被打破,到1989年達到250起,到1991年底達到345 起。到1993年,紐奧良有395起謀殺案:每10萬居民中有80.5起謀殺案。  1994年,這座城市被正式命名為「美國謀殺之都」,創下了424起謀殺案的歷史高峰。 謀殺案數量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之一,超過了加里、印第安納州、華盛頓特區和巴爾的摩等城市。1999年,該市的謀殺率下降到158的低點,並在2000年代初攀升至200宗。 2000年至2004年間,紐奧良的人均兇殺率是美國所有城市中最高的,每年每100,000名公民中有59人被殺。

2006年,由於卡崔娜颶風造成的死亡和難民搬遷,將近一半的人口消失了,並造成了廣泛的破壞和流離失所,這座城市又創下了殺人案的記錄。它被評為全國最危險的城市。到了2009年,暴力犯罪減少了17%,全國其他城市也出現了下降。但兇殺率仍然是美國最高的,每10萬居民中有55到64人。2010年,紐奧良的兇殺率降至每10萬人49.1人,但在2012年再次上升至53.2人,在25 萬或以上人口的城市中為最高。

暴力犯罪率是2010年市長競選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2007年1 月,數千名紐奧良居民遊行到市政廳舉行集會,要求警察和城市領導人解決犯罪問題。時任市長雷·納金(Ray Nagin)表示,他「完全且完全專注於」解決這個問題。後來,該市在深夜在問題地區實施了檢查站。謀殺率在2011年攀升14%,達到每10萬人57.88人,上升到世界第21位。2016年,根據紐奧良警察局發布的年度犯罪統計數據,有176人被謀殺。2017 年,紐奧良的槍枝暴力率最高,超過了人口較多的芝加哥和底特律。  2020年的謀殺案比2019年增加了68%,共有202起謀殺案。 刑事司法觀察員將這種上升歸咎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和警察策略的變化。

2025年1月1日凌晨3點多,一名來自德州的42歲退伍軍人,駕駛皮卡車衝撞慶祝新年的人群,造成10人死亡、35人受傷的慘劇。兇嫌在與警方駁火的過程中遭到擊斃,警方在他的車內找到伊斯蘭國(ISIS)的旗幟,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將這起事件定調為「恐怖攻擊」。[33]

Remove ads

交通

機場

紐奧良國際機場全稱為紐奧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國際機場

紐奧良國際機場是一座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傑弗遜郡的民用機場。歸屬於紐奧良市並位於市中心商業區西10海里(19公里)處。機場地址為路易斯安那肯納市航線路900號。一小部分跑道位於聖查爾斯區的飛地。阿姆斯特朗機場為大紐奧良區和東南路易斯安那的主要商業機場。過去該機場被稱為摩聖特機場,也叫做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國際機場和紐奧良國際機場。

有軌電車

紐奧良有軌電車

教育

Thumb
杜蘭大學校景

紐奧良市區擁有數座高等院校,其中最知名的是創建於1834年的杜蘭大學

杜蘭大學與艾默理大學范德堡大學等大學齊名。學校獲得《美國新聞及世界報道》評為一級國家級大學。1882年,紐奧良商人保爾·杜蘭(PAUL.TULANE)捐獻了市價超過一百萬美金的房地產作為教育基金,並設立杜蘭教育基金委員會(Board of Administrators of the Tulane Educational Fund)監管資金使用。1884年州議會通過決議將大學的監管權移至杜蘭教育基金委員會,路易斯安娜大學從此轉為私立並更名為杜蘭大學。 1885年,杜蘭大學設立研究生院。1894年,杜蘭大學設立工程學院,即現在的理學院。同年杜蘭大學搬遷至目前在uptown的校區。1914年杜蘭大學設立商學院,是當時美國南部最早的商學院。隨後,杜蘭大學陸續成立了其他學院。

2005年,由於卡崔娜颶風杜蘭大學取消了秋季課程。2006年在災後重新開課,有93%的學生重新返回了校園。

此外,紐奧良大學是紐奧良市的一所著名公立大學,1956年由州議員狄奧多·哈克尼(Theodore M. Hickey)提出相關法案而創立,2011年加入路易斯安那大學系統。

Remove ads

體育

友好城市

紐奧良有十四個友好城市[34]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