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屋區
臺灣桃園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屋區(臺灣客家語海陸腔:sinˋ vug kiˋ;臺灣話:Sin-ok-khu),前身「新屋鄉」,位於臺灣桃園市西端,東北方臨觀音區、中壢區,東南方臨楊梅區,西南邊與臺灣省新竹縣新豐鄉相臨,西濱臺灣海峽,為典型的農業鄉。全境耕地面積廣大,並有半數以上人口從事農業,水稻為主要作物,是北臺灣地區的重要稻米產區。在桃園市國土計畫草案中屬於鄉村發展區域,產業功能主要為農業發展地區第一類[1]。
境內居民主要為客家族群,客家人比例約佔全區人口的88%左右[2],2011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公告新屋區為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當地主要姓氏有徐、黃、葉、姜、羅、陳等。此外新屋區也是范姜姓氏的起源地。
Remove ads
歷史
清初乾隆年間,范姜一氏來臺拓墾,取得墾照,建立「姜勝本」墾號後,逐步向內地開拓廣大土地:南以社子溪為界,東至營盤腳(今楊梅區上田里),西抵石牌嶺(今新屋區石牌里),北達大堀坑(今觀音區大堀里)。經過百餘年的努力,范姜一族不但使荒野變田園,而且吸引了拓荒者遷入此地。
在范姜先祖胼手胝足,耕墾得法之下,范姜家族短短數年已有田產處處。開墾有成的范姜族人於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興建祖堂,其後陸續起造不少新屋,當地人引為盛事,以客語稱其為「起新屋」。因此「新屋」便成為當地的地名,沿用至今。鄰近的閩南人,因臺灣話較常使用「厝」字指稱房舍,故稱新屋為新厝仔(sin-chhù-á)。
「新屋」一名,來自於范姜公廳新建時,其嶄新的建築,使該地得名。五棟范姜老屋群[3]中的范姜公廳,於1985年8月19日經內政部評定為第三級古蹟,是新屋區最珍貴之古宅(註:客語「公廳」指祭拜祖先的祠堂)。區內詳細地名由來可參見《新屋鄉志·拓墾篇》[4][5]。
Remove ads
1895年4月17日,清朝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6月28日,臺灣改設3縣1廳,新屋隸屬臺北縣新竹支廳竹北二堡。
1897年,改為6縣3廳,屬新竹縣新埔辦務署[6]:687。
1898年,改為3縣3廳,屬臺北縣新埔辦務署楊梅壢支廳。
1899年裁併新埔辦務署,新屋改隸臺北縣桃仔園辦務署楊梅壢支廳。
1901年11月9日,全臺設20廳,新屋隸屬桃仔園廳楊梅壢支廳第19區、第20區[6]:688。
1905年3月29日,桃仔園廳改名桃園廳[6]:689。
1909年10月23日,全臺20廳改設12廳,新屋一部分屬大坡區,一部分屬新屋區[6]:690。
1920年10月1日,廢廳設州,州下設郡、市,郡下設街、庄,新屋庄屬新竹州中壢郡。新屋庄轄犁頭洲、九斗、上青埔、北勢、石磊子、新屋、東勢、埔頂、社子、番婆坟、十五間、大坡、后庄、蚵殼港、笨子港、槺榔、下田心子、崁頭厝、大牛欄、石牌嶺等20個大字[6]:692。
1945年,台灣由中華民國接管;12月27日,改5州3廳為8縣,隸屬新竹縣中壢區新屋鄉[6]:698。
1946年10月,新屋鄉公所正式成立[6]:699。
1950年10月25日,調整行政區域,新屋鄉改隸桃園縣[6]:701。
1959年2月2日,崁頭村因諧音與臺語「砍頭」近似,改名「永安村」[6]:706-707。
1974年12月1日,大欄村改名「永興村」[6]:712。
1983年8月8日,平均村改名「清華村」[6]:715。
2014年12月25日,因應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新屋鄉改為「新屋區」[7]。
地理
新屋區位於桃園市西端,西臨臺灣海峽,東毗中壢區,北接觀音區,東南與南鄰楊梅區及臺灣省新竹縣湖口鄉、新豐鄉。全區東西長約18.5公里,南北寬約9.2公里,土地面積約85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96%[8]:51。全區地勢為自東緣交界的楊梅地區向西漸緩傾斜至臺灣海峽的平地,整體地形呈現斜三角形狀,北端窄而南半部寬,海拔高度介於5至100公尺間。新屋區地形由東至西大致可分為三個地形區,一為東側的臺地丘陵區,一為中部的沖積平原區,一為西部的海岸砂丘區[8]:54-55。
新屋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北,氣候屬於潮濕副熱帶季風型,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潮濕,由於該區西面濱臨海域且境內缺乏山嶺屏障的緣故,故夏季相較於鄰近的楊梅、中壢兩區稍顯溫和涼爽,然有時可能會受到颱風(主要為由東往西移動者)造成過山沉降的效應影響,而出現全臺灣最高溫[9][10];冬季時則因有東北季風侵襲,全境氣溫驟降,加上輻射冷卻的影響,常出現全臺灣平地最低溫[11][8]:58-59。新屋區冬季的月均溫介於攝氏15至18度之間,春季後逐漸回暖,至夏秋兩季處暑期間,月均溫達到攝氏24至29度。年均溫約攝氏22.2度,月均溫最高為7月的28.8度,最低為1月的攝氏15.1度[8]:59-60。年平均降雨量約達1,500毫米,6月雨量最多,10月最少[8]:60。因風力可位居全台首位,也吸引風力發電廠的設立[12],2016年梅雨季曾創下單日全台灣最多雨量的紀錄[13]。
根據新屋區戶政事務所及桃園市政府民政局人口統計,2024年底新屋區戶數約1.9萬戶,人口約有4.9萬人,為桃園市平地地區人口最少的行政區。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頭洲里與深圳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5,810人與668人,其中深圳里也是桃園市人口最少的里[14][15]。
新屋區的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問題嚴重,由於發展緩慢,且土地主要仍為農業區,年輕人口不斷外流[16]。2024年底時,新屋區人口中0至14歲人口佔比約為10.96%,15至64歲人口佔比約為68.42%,65歲以上人口佔比約為20.62%,老化指數約為188.10%,為桃園市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行政區,是桃園市青壯年人口佔比最低的行政區,也是桃園市唯一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行政區[17]。
Remove ads
政治

新屋區公所是桃園市政府在新屋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桃園市政府。區長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20]。新屋區為桃園市議會第十一選區,在市議會的63席市議員中,新屋區共選出1席區域市議員(不含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議員)[21]。
現今新屋區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新屋庄屬新竹州中壢郡。新屋庄轄犁頭洲、九斗、上青埔、北勢、石磊子、新屋、東勢、埔頂、社子、番婆坟、十五間、大坡、后庄、蚵殼港、笨子港、槺榔、下田心子、崁頭厝、大牛欄、石牌嶺等20個大字[22]:220。1945年12月27日,改為「新屋鄉」,屬新竹縣中壢區[22]:228。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並裁撤區署,新屋鄉改隸新成立的桃園縣[22]:230。2014年12月25日,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新屋鄉改制為市轄區「新屋區」,隸屬桃園市[7]。
新屋區共轄23里[23],依原新屋鄉代表會選舉區可區分為四個次分區:

新屋都市計畫區範圍包含新生、新屋兩里。頭洲都市計畫區由於毗鄰中壢區,故被劃為中壢都會區都市計畫區的一部分。
- 警政
-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
- 新屋分駐所
- 永安派出所
- 大坡派出所
- 頭洲派出所
- 消防
- 桃園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
- 新屋分隊
- 永安分隊
文化
新屋的本土語言雖以臺灣客家語海陸腔為主,但西南角蚵間里為泉腔台語的最北端,此外,新屋地區存在許多方言島,如大牛欄地區有漳腔臺語(類似於海陸豐話,有受潮州話以及海陸客語影響),而石磊里西部有水流軍話等。[24][25][26]
2015年,桃園市政府首次舉辦石滬文化節,活動地點在綠色隧道南端點忘憂門廣場,在桃園市長鄭文燦的帶領下奠下第一塊基石,完成第一波重建石滬奠基行動。石滬是先民捕魚的方式,外島的澎湖石滬出名已久,而在台灣本島最多石滬群的地方就在新屋區,已有300多年的歷史。[27][28][29]
2016年,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在永安漁港笨港灣重現先民智慧捕魚的「牽罟文化」,重現先民利用舢舨將曳地網撒到海裡,魚群被圍住後,再由沙灘上的人力將漁網拉上岸的作業模式。2020年6月,海洋客家牽罟文化館(因其建築形體,常稱作「海螺館」)開幕。[30][31]
- 新屋天后宮:於1826年創立,乃北港朝天宮分靈廟。有全台灣最高的青銅媽祖神像新建完成,高一百台尺,重達120噸。守護著台灣海峽海域。
- 貝殼伯公廟
- 長祥宮:有目前全台灣最高的神農大帝青銅像,每逢假日會有許多香客前來進香祭拜,是新屋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 新屋福興宮:主祀七夫人媽,於1900年改建磚牆建築。位在自行車道終點,名氣漸為人知。
- 蚵殼港昭靈宮:主祀七夫人媽,廟名乃得名自光緒年間輪值主辦送王船的泉州府廟宇之名。
- 十五王公廟:是位於臺灣桃園市新屋區蚵間里的陰廟,祭祀十五位海難者。
- 新屋永安保生宮
- 新屋八路財神廟
- 深圳玄天宮
- 玉皇大帝宮
- 八卦祖師廟
- 大坡路地藏寺
- 北龍代天府
- 三福宮
- 新屋廣濟堂
教育
- 桃園市新屋區新屋國民小學
- 桃園市新屋區啟文國民小學
- 桃園市新屋區東明國民小學
- 桃園市新屋區頭洲國民小學
- 桃園市新屋區永安國民小學
- 桃園市新屋區笨港國民小學
- 桃園市新屋區北湖國民小學
- 桃園市新屋區大坡國民小學
- 桃園市新屋區蚵間國民小學
- 桃園市新屋區社子國民小學
-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國民小學
交通
- 三民路:

醫療
觀光

污染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