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城巴18X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城巴18X線是城巴經營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筲箕灣及堅尼地城(卑路乍灣),途經中環及灣仔繞道,是城巴18線的特快班次。
Remove ads
路線歷史
西區與東區均是港島主要的住宅區,且兩區名校林立,加上港島東近年成為新興的商業區,因此一直以來往返兩區的上班、通學及消閒人流皆頗大。不過,多年來來往兩區的的公共運輸服務一直有所缺乏,在各條以西區為終點站往返東區的巴士路線中,行程最遠者首推18(及部份時間延長的18P),但亦只達北角,來往西區與鰂魚涌、西灣河、筲箕灣及柴灣等地之乘客需乘坐電車,來往西區及柴灣更未能一程直達。
2002年1月27日,城巴A12線繞經石塘咀,原意是向當時各機場巴士線未能覆蓋的西區提供機場巴士服務,結果卻成功開拓由西區前往東區的新客源,廣受前往東區的西區乘客歡迎,於嘉安街(及後來的水街)登車客量遠遠拋離往返機場者,其客源之大更令城巴在2009年1月5日增設於嘉安街起載往小西灣的A12特別班次,而後來18X(即本路線)在石塘咀與筲箕灣間之定線及停站安排,與A12完全吻合,亦正源於此。惟A12線回程卻因收取全程車費$45而無法吸引客源,以致多年來西區區內一直有呼聲要求增辦連貫東西兩區的線,甚至衍生A12往機場方向亦增設西區下車分段收費之建議。
新巴在《2012-2013年度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中終建議開辦本線,當時預計在2013年第一季投入服務。但由於開辦此路線牽涉到削減其他路線(如2、18及720A線)之服務,而計劃中所建議之服務時間及收費都未令人滿意,因此需時處理反對意見而未及開辦[1][2]。
最終18X線延至2013年7月14日投入服務,成為提供首項來往東區(北角以東)及石塘咀、堅尼地城的直接特快服務。
Remove ads
- 2013年7月14日:本線投入服務。
- 2014年9月22日至2015年1月25日:本線於星期一至五由17:40-18:40於筲箕灣開出的班次,由20分鐘加密至15分鐘一班。
- 2017年10月9日:本線於星期一至五由07:40於筲箕灣開出的班次,提早至07:28由柴灣站開出。[3]
- 2018年8月31日:增設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
- 2019年1月20日:本線調整收費,全程新收費為$8.4;為配合林士街天橋東行落橋位於同日封閉,往筲箕灣方向在林士街天橋後,改經民寶街、耀星街、龍和道、分域碼頭街及夏愨道返回原有路線,沿途巴士站維持不變。
- 2019年4月7日:往堅尼地城方向過東區走廊後,改行中環灣仔繞道、龍景街及分域碼頭街,然後返回原有路線,沿途巴士站維持不變。[4]
- 2020年9月6日:往筲箕灣方向於干諾道西後,改經干諾道中、中環 (港澳碼頭) 總站、干諾道中、民吉街、中環及灣仔繞道、東區走廊後返回原有路線;取消告士打道「香港演藝學院」和「入境事務大樓」巴士站,新增干諾道西「中山紀念公園」和「中環 (港澳碼頭) 總站」巴士站。[5][6]
服務時間及班次
- 橙字班次由柴灣站開出
收費
全程:$10.0(常規班次)/$11.3(特別班次)
|
Remove ads
乘客登上本線後9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後9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車資折扣優惠:
- 18X往筲箕灣 → 780往柴灣或788往小西灣
- 780往中環碼頭或788往港澳碼頭 → 18X往堅尼地城(卑路乍灣)
- 18X←→608,兩程合共$13.1
- 18X往筲箕灣 → 608往九龍城
- 608往筲箕灣 → 18X往堅尼地城(卑路乍灣)
使用車輛
本線現時用車8輛,車輛常與18P及113線共用,主要用車為Enviro 500(5500-5582)、Enviro 500 MMC(5583-5599,5601-5839)。
行車路線
堅尼地城(卑路乍灣)開經:城西道、西祥街北、西祥街、卑路乍街、加多近街、吉席街、堅彌地城海旁、德輔道西、水街、干諾道西、港澳碼頭通道、干諾道中、民吉街、中環灣仔繞道、東區走廊、糖水道、渣華道、民康街、英皇道、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及南安街。
筲箕灣/柴灣站開經:吉勝街、柴灣道、東區走廊支路、寧富街、利眾街、康民街、柴灣道、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南安街、筲箕灣巴士總站、未命名道路、南安里、筲箕灣道、英皇道、康山道、英皇道、糖水道、東區走廊、中環灣仔繞道、龍景街、分域碼頭街、夏慤道、干諾道中、林士街天橋、干諾道西、嘉安街、德輔道西、堅彌地城海旁、山市街、卑路乍街、加多近街、堅彌地城新海旁及城西道。
- 柴灣站開出班次經斜體字之街道

- 有 * 號之車站祗限柴灣站開出班次使用
使用狀況
本線的開辦原是減少西環及北角兩地對機場巴士A12線的依賴而開辦的路線。自從本線投入服務後,以往乘搭電車前往中西區的東區居民紛紛改乘本線,令載客量上升至50%至85%,深受港島居民歡迎。可是僅開辦不足一年半,便受到港鐵港島綫西延通車影響,令載客量降至4%至59%。運輸署在《2016至2017年度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中計劃將本線改為不經北角、鰂魚涌、西灣河,並延長至小西灣,填補小西灣沒有巴士及港鐵直接往西環的空白,而且乘港鐵來往港島兩端車程較長,能夠提升本線的競爭力,而車費則提升至$9.0,可是東區區議會內北角區代表反對本線的服務進行修改。
新巴在同年5月的修訂方案,擱置原本延長本線至小西灣的計劃,改為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開辦本線的特別班次,由小西灣經柴灣東、東區走廊、告士打道、中環及四號幹線直達西區,於中環只停靠干諾道近永隆銀行大廈巴士站。該特別班次最終獲獨立編號為88X,於2016年8月22日起投入服務,試辦三個月,因反應理想,試辦期完結後改為常規路線。
2019年4月7日起,此線往西環方向改經中環灣仔繞道的灣仔北出口前往中環和西環,即使西行方向的行車時間獲縮短,但除上午繁忙時間外,此線客量改善不大。
新巴再於2020年提出把此線東行改經全段中環及灣仔繞道,並加停上環,以加快車程和挽回西區乘客,中西區區議會除要求加設中山紀念公園分站,對計劃沒有異議,於2020年9月6日生效。現時為西區首條來回均取道中環及灣仔繞道的路線。
自從筲箕灣方向改經中環及灣仔繞道後,由於走線變得直接,停靠中環(港澳碼頭)同時有助為客量高企的720分擔,加上前往北角較港鐵為快,因此也成功挽回部份西區乘客,亦吸引新界西乘客乘搭西隧過海路線於上環轉乘本線前往港島東,客量稍為改善。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