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界東選區
香港立法會地區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界東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撤銷的選區之一,範圍為新界東半部地域,包括沙田區、大埔區、北區及西貢區。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9月13日) |
新界東總面積470.97平方公里,總人口(2011年)1,667,887,人口密度3,541人每平方公里。雖總人口不及新界西,但選民人數卻是最多。
概述及歷史
新界東(英語:New Territories East)原泛指香港新界東面的地區;現在是香港立法會地區直選五個選區之一,範圍包括沙田區、大埔區、北區及西貢區(包括將軍澳新市鎮),亦是五個選區中面積第二大的選區。
除立法會地區直選外,「新界東」不是有嚴格定義的地區名稱(有嚴格定義的只有新界,而非新界東),很多香港政府機構都使用新界東作為地區劃分,但定義不一定相同。新界東除西貢區(包括將軍澳)外,各區很早已有鐵路(九廣鐵路英段,即今港鐵東鐵綫)和公路(大埔公路)貫通,沙田新市鎮是港府早期發展的新市鎮之一。
至於西貢區和將軍澳,地理上雖屬新界東,但其地理位置受山脈阻隔使之前往新界東其他位置較為不便,反而前往九龍則較方便。西貢區與新界東各區連接,主要靠西沙路連接西貢市中心和沙田區。而將軍澳與西貢市中心則由清水灣道和西貢公路連接。將軍澳也以鐵路——港鐵將軍澳綫和將軍澳隧道連接九龍。
- 1985年,地方選區開始產生,並首次舉行間接選舉,當時新界分別分為新界東(北區、大埔區、沙田區)、新界南(荃灣區、葵青區、離島區、西貢區)及新界西(屯門區、元朗區),共三個選區,每區一席,議席則是由當區所有區議員所組成的選舉團選出,全港選舉團的總登記選民為433人,全港投票率為99%,新界的總投票率為98.8%。
- 1987年,民主派成員要求政府推行「八八直選」,即是在1988年引入直接選舉議席,但在親中派及工商界反對下,未獲當時的香港政府接納,因此1988年選舉仍是以間接選舉產生,新界維持三席。
- 1991年,香港政府正式引入直接選舉議席,並以「雙議席雙票制」選出。新界選區合共設有8個議席,其中4席位於新界東(新界北(北區、大埔區)及新界東(西貢區、沙田區)),當時的登記選民人數分別為121,989及197,614,4個議席分別由民主派的港同盟、匯點及獨立民主派人士奪得。
- 1995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治改革方案,地區直接選舉的制度是採用「單議席單票制」,並將選民合資格投票年齡由21歲降至18歲,而新界則被細分為九個選區,其中四席位於
- 1998年7月1日,第一屆立法會任期開始,新界9個選區整合為新界東及新界西選區,新界東選區開始定形。而當時新界東選區共設有5個議席,與新界西相同。
- 2004年10月1日,因選舉委員會議席取消,各區地區直選議席增加,新界東選區議席增至7席。
- 2010年1月28日,公民黨及社民連發起五區總辭,新界東立法會議員梁國雄辭職,並透過5月16日補選再次返回議會。
- 2012年10月1日,因應政改方案在2010年通過,各區議席均有增加,新界東選區議席增至9席。
- 2015年10月1日,新界東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於任內辭職,補選已於2016年2月28日舉行,由公民黨楊岳橋以16萬票勝出。
- 2016年11月15日,高等法院原訟法庭裁定新界東候任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在2016年10月12日所作宣誓無效,議員資格被取消,補選於2018年3月11日舉行,由新民主同盟范國威以18萬票勝出。
- 2017年7月14日,高等法院原訟法庭裁定新界東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在2016年10月12日所作宣誓無效,議員資格被取消,梁國雄就裁決提出上訴。
- 2019年9月13日,高等法院原訟法庭裁定劉穎匡就2018年3月11日補選的選舉呈請勝訴,范國威提出上訴被駁回,其議員資格於12月17日無效。
- 2020年10月1日,新界東立法會議員陳志全認為其4年任期屆滿及不接受延任一年安排,離任立法會議員職務。
- 2020年11月11日,特區政府因應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就關於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作出的「決定」,宣布楊岳橋即時失去議席。[2]隨後,林卓廷、張超雄及其餘的13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宣佈集體總辭,於11月12日遞交辭職申請,兩人的辭職於12月1日生效。
- 因應2021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2022年起地方選區被重新劃界,原新界東選區連同屬於原新界西選區的元朗區北部,被重組為新界北選區(元朗區北部[3]及北區)、新界東北選區(沙田區除馬鞍山外大部份[4]和大埔區[5])及新界東南選區(沙田區其餘部份[6]和西貢區)。
Remove ads
成員
- 圖例
Remove ads
1998 | 2000 | 2004 | 2008 | 2012 | 2016 | ||
---|---|---|---|---|---|---|---|
前綫 | 2 | 1 | 1 | 1 | |||
民主黨 | 1 | 2 | 1 | 2 | 1 | 1 | |
民建聯 | 1 | 1 | 2 | 2 | 2 | 2 | |
自由黨 | 1 | 1 | |||||
四五行動 | 1 | ||||||
社民連 | 1 | 1 | 1 | ||||
公民黨 | 1 | 1 | 1 | ||||
人民力量 | 1 | 1 | |||||
工黨 | 1 | 1 | |||||
新民主同盟 | 1 | ||||||
青年新政 | 1 | ||||||
新民黨 | 1 | ||||||
無黨籍 | 1 | 1 | 1 | ||||
民主派 | 4 | 4 | 4 | 5 | 6 | 6 | |
建制派 | 1 | 1 | 3 | 2 | 3 | 3 | |
議席數目 | 5 | 5 | 7 | 7 | 9 | 9 |
1998 | 2000 | 2004 | 2008 | 2012 | 2016 | ||
---|---|---|---|---|---|---|---|
前綫 | 30.8 | 20.6 | 11.2 | 9.2 | |||
民主黨 | 25.6 | 24.4 | 16.8 | 23.8 | 14.7 | 6.8 | |
民建聯 | 17.2 | 21.8 | 22.1 | 28.4 | 18.2 | 18.5 | |
自由黨 | 10.3 | 5.0 | 15.9 | 8.0 | 6.7 | 3.5 | |
民權黨 | 0.7 | ||||||
四五行動 | 5.9 | 14.1 | |||||
港進聯 | 2.9 | 3.3 | |||||
新論壇 | 2.2 | ||||||
職工盟 | 5.6 | ||||||
社民連 | 12.4 | 10.4 | 6.1 | ||||
公民黨 | 11.1 | 7.1 | 9.0 | ||||
人民力量 | 8.2 | 7.9 | |||||
工黨 | 9.5 | 8.6 | |||||
新民主同盟 | 6.2 | 5.4 | |||||
工聯會 | 5.3 | 4.6 | |||||
公民力量 | 5.2 | ||||||
經濟動力 | 1.2 | ||||||
青年新政 | 6.6 | ||||||
熱血公民 | 4.1 | ||||||
新民黨 | 6.2 | ||||||
民主思路 | 1.4 | ||||||
無黨籍 或其他 | 15.4 | 17.1 | 11.0 | 7.1 | 7.9 | 11.3 | |
民主派 | 70.6 | 65.6 | 58.7 | 56.5 | 57.4 | 57.9 | |
建制派 | 29.4 | 34.4 | 41.3 | 42.1 | 42.4 | 34.6 |
Remove ads
歷任議席數
歷任議員
英屬香港立法局時期 (全新界選區)
Remove ads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時期
Remove ads
歷屆選舉結果
備註:粗體為當選者
- 總有效選票:330,434
- 門檻:66,086(20%)
- 最後一席:何秀蘭(35,725票,10.81%)
- 總有效選票:307,835
- 門檻:61,567票 (20%)
- 最後一席:黃成智 (25,971票,8.44%)
Remove ads
• 總有效選票:360,330
• 門檻:33205票 (9.2%)
• 總有效選票:464,875
• 門檻:33,205票 (9.2%)
• 總有效選票:580,609
• 門檻:35,595票 (6.13%)
參見
註解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