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遺詔聖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遺詔聖經是東正教的通用希臘語和教會斯拉夫語新約聖經文言文譯本。此譯本於1864年由京都東教宗北館出版刊本。
緣起
康熙二十一年中國與俄國在雅克薩城爆發了雅克薩之戰,俄軍戰敗於康熙二十八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其間清軍先後俘獲俄國軍民九十九人,其中有五十九人押往北京,清軍依照處理戰俘的慣例將這些俄羅斯人編入鑲黃旗,這些定居於北京的俄羅斯人被稱為阿爾巴津人。在這些編入八旗的俄羅斯人中有一位東正教司祭馬克西姆·列昂節夫,他在北京為阿爾巴津人主持東正教的宗教活動,清政府也將北京胡家園胡同的一座關帝廟劃撥給他們興建東正教教堂,這就是今天的北館(東正教北京傳道團)。
1864年,固利乙時任北館掌院修士(卽第十四屆北京傳道團的首長),有感於族人因長久定居中國,已無法再閱讀俄文,因此著手將聖經新約翻譯成中文(文言文),並聘順天舉人隆源酌訂詞理。[1]
翻譯參考文本
遵原文譯漢。
章節
章節排序為:福音經、宗徒行實、公書、私書、默示錄。(其他常見聖經版本先私書(保祿書信),再公書(公函)。)如下:
特色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