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施肩吾 (唐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少年修習佛學,與徐凝在安隱寺(龍門寺)讀書,博學經史。元和十五年(820年)登庚子進士。未授官即告歸,張籍有《送施肩吾東歸》詩送之。
後轉而學道,隱居西山(屬今江西新建縣)。據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與苗善時《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記載,施肩吾初得仙人許遜五種內丹訣及神丹諸方,後再遇呂洞賓傳授內鍊金液還丹大道,於是隱居西山[2]。
連橫在1920年出版的《臺灣通史》描述施肩吾曾率領族人移居澎湖[3]。咸通二年(861年)去世[4][5]。施肩吾是否去了澎湖,在1960年左右引起一場論戰。[6]:15、16
著作
著有《養生辨疑訣》[7]、《真仙傳道集》二卷[8]、《太白經》、《西山群仙會真記》五卷[9]、《華陽真人秘訣》、《黃帝陰符經解》、《鍾呂傳道集》等,另尚有詩集《西山集》10卷存世。
辨誤
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和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皆將五代宋初施肩吾的作品《西山群仙會真記序》和《座佑銘》二文誤植給唐代的施肩吾。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