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無限飛行III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无限飞行III
Remove ads

無限飛行III(英語:Flight Unlimited III望遠鏡工作室開發、美商藝電1999年發行的飛行模擬器電子遊戲,玩家模擬操縱華盛頓州西雅圖及其周邊的現實世界商用和民用航班,既能自由飛行,也能「挑戰」特殊任務,如阻止盜竊或尋找大腳怪等。開發組以《無限飛行II》的通用航空遊戲玩法為基礎,提供更多物理細節、地形、飛機,並加入實時天氣系統。《無限飛行II》開發組約半數人馬回歸製作《無限飛行III》,另聘新人協助。

快速預覽 無限飛行III, 類型 ...

主設計師彼得·詹姆斯聲稱美商藝電和望遠鏡工作室對本作興趣缺缺,導致遊戲開發困難重重。《無限飛行III》直接與《微軟模擬飛行2000》和《飛行!》競爭,但未能取得足夠市場佔有率,1999年在美國僅售出約兩萬份,是望遠鏡工作室的重大商業敗筆,致使公司在2000年倒閉。《無限飛行III》獲評論界普遍好評,地形彩現和動態天氣設定尤得讚譽。評論文章稱讚遊戲的模擬物理設定,但也批評作品的系統需求實在太高,物理設定還不夠精確。

Remove ads

遊戲玩法

Thumb
玩家駕駛比奇飛機公司的男爵58型飛機採用目視導航飛越瑞尼爾山

《無限飛行III》是三維飛行模擬電子遊戲,玩家駕駛的虛擬飛機源自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型號,共有十種飛機可選,除《無限飛行II》已有的五款外,另外五種分別是萊克叛逆者Lake Renegade)、斯泰默S10Stemme S10)、穆尼M20Mooney M20)、福克Dr.I戰鬥機豪客400Hawker 400[1]。飛機座艙有垂直速度表主飛行顯示器等模擬飛行儀表,既能目視、也能儀器導航[2]。遊戲主空域模擬西雅圖地形,約為2.59萬平方公里,還有另外八個美國西部州的模擬地形可選,但精細程度不及西雅圖[3][4]。玩家還能匯入《無限飛行II》中加利福尼亞州的風景資料,擴大遊戲空域[4]。玩家與人工智慧控制的飛機共享空域[1]航空交通管制監控玩家操作,防止空中相撞[1][3][4]。玩家能在遊戲開始前選擇天氣[5]冷鋒、雷暴等天氣實時生成[6]

遊戲預設採用「快速飛行」模式,玩家還能選擇教程或「挑戰」任務。教程模式共有26節[4],演示基本和高級飛行技巧並由玩家試驗操作[3]。挑戰任務檢驗玩家的駕駛功底,任務目標如尋找大腳怪、營救遇困遊客、阻止盜竊案,以及從大圈中間飛過[3][7]。遊戲預設共有11個挑戰任務,玩家還能自行製作或從網上下載任務[2]。《無限飛行III》包含開發遊戲使用的關卡編輯器[8],玩家可利用遊戲模型設計機場、人工智慧飛行路線,還能編輯風景。此外,玩家還能在網上分享創作成果。[5]

Remove ads

開發

1997年《無限飛行II》面世後,部分開發組成員希望繼續研發《無限飛行III》,但也有人想製作空戰模擬遊戲飛行戰鬥》(Flight Combat)。望遠鏡工作室Looking Glass Studios)決定同時開發兩個遊戲,原有團隊分為兩組並招新人協助。公司接下來向消費者抽樣調查,確定《無限飛行III》的地點等內容。[9][10]1998年5月,美商藝電確認負責《無限飛行III》、《網路奇兵2》(System Shock 2)等遊戲和推廣的銷售[11]。望遠鏡工作室希望以《無限飛行II》為基礎打造續作,專案負責人湯姆·斯佩里(Tom Sperry)自稱要為玩家提供「最真實環境中飛行的愉悅和感覺」[10][12]。1998年8月,望遠鏡工作室在「MicroWINGS」大會上首度展示《無限飛行III》,並宣布根據玩家要求將遊戲中的主場定在西雅圖及周邊,普吉特海灣多變的天氣和地形也是選擇這裡的重要原因[2][13]。工作室還表示,遊戲中很可能增加新機型,地面有活動物體,還打算加入實時並符合物理特徵的天氣系統[13][14]

曾參與創作《無限飛行II》的前飛行教練彼得·詹姆斯(Peter James)擔任新續作主設計師,主要負責《無限飛行III》的教程、飛機和模擬飛行儀表。詹姆斯認為,其他飛行模擬器在真實程度上尚有欠缺,希望給予玩家更準確的體驗。[8]開發組拍攝各種飛機的真實照片,前莎草紙設計集團Papyrus Design Group)汽車建模師鄧肯·徐(Duncan Hsu)帶隊創作飛機三維模型[2][8]。凱文·瓦瑟曼(Kevin Wasserman)編碼飛行物理系統,其中涉及實時力學向量計算,例如飛機偏航、俯仰和橫滾時的力學向量[8]。《無限飛行II》也有力學向量計算系統[15],但不及新作先進[12]。飛行物理編碼以「真實飛機資料」和飛行員親身體驗為依據,遊戲中涉及的每種飛機都經過試飛獲取研究資料[2]。飛行員批評過去《無限飛行》系統遊戲的座艙太虛假,開發組吸取教訓,力爭讓新作座艙儘量真實[16]。凱末爾·阿馬拉辛漢姆(Kemal Amarasingham)錄製各機型的音效,自稱曾「冒生命危險」站在噴氣發動機和機翼附近[8]

Thumb
西雅圖入選《無限飛行III》主場的重要原因是這裡天氣和景觀多變

遊戲的地形材質貼圖是用衛星影像彩現,每像素代表四平方米[17],創下飛行模擬器最高解析度的新紀錄[16]。凱倫·沃爾夫(Karen Wolff)將大型地形圖拼接組合,重建西雅圖地區地形[8],在由此形成的多邊形網格上覆蓋衛星圖層[17]。除西雅圖地區外,遊戲還包含八個美國西部州的地形,同樣採用真實海拔資料但解析度不及主場。玩家希望遊戲包含全美地形,但受預算和CD-ROM格式容量限制無法實現。[2]地面移動的三維物體是卓佑善(Yoosun Cho)設計,從攝影書籍獲取創作靈感。她利用遊戲的對象編輯器,令物體沿路線來回移動或循環往復[8]。詹姆斯等人共同設計天氣系統[8],計算濕度山嶽推力等實體大氣資料來生成、移動和擴散[16]

Remove ads

管理和發行前幾個月

為報導《無限飛行III》開發過程,新聞工作者丹·林頓(Dan Linton)造訪望遠鏡工作室,對斯佩里、製作人桑德拉·史密斯(Sandra Smith)、營銷副總裁麥可·馬里佐拉(Michael Malizola)的團隊管理手法頗感佩服。林頓的報導聲稱,面對團隊,斯佩里等人總是「建議和鼓勵」,而非「發號施令」,在他看來,這正是《無限飛行III》「樹立業界新標準」的重要原因。[8]詹姆斯事後表示,望遠鏡工作室當時最暢銷的作品是《神偷:暗黑計劃》這類動作導向遊戲,所以《無限飛行III》開發期間公司管理層整體態度冷淡。他還稱,開發組本來非常積極樂觀,但管理層的態度導致他們「情緒低落,有時甚至感到憤怒」。詹姆斯、史密斯和斯佩里曾向公司高管呈請制訂計劃,增設附加組件及第三方開發,但詹姆斯認為公司根本沒有理睬。他利用閒暇時間設計續作構想,但公司決定除非《無限飛行III》銷量超過《微軟模擬飛行2000》才會開發《無限飛行IV》,落實詹姆斯的構想。詹姆斯覺得美商藝電對《無限飛行III》的市場宣傳不力,公司的要求根本不切實際。他還稱,《無限飛行III》空有了不起的銷售計劃,但束手束腳之下根本無從發揮。[18]

遊戲官方網站在1999年3月開放[19]。同年五月,《無限飛行III》與《飛行戰鬥:歐洲雷霆》(Flight Combat: Thunder Over Europe)在E3電子娛樂展展出[20]IGN刊登塔爾·布列文(Tal Blevins)的文章,自稱年初就看到遊戲進入實時天氣系統的最後開發階段,如今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16]。《全力》雜誌稱讚遊戲中的雲層質感出眾,抬頭顯示器畫面流暢[21]。「MicroWINGS」稱讚遊戲採用的16位元增強色和高解析度地形貼圖[22]。1999年7月,《無限飛行III》又在奧什科什航空展覽會展出[23],詹姆斯稱此時遊戲已經「完成90%」,版本測試即將結束,還稱公眾反響熱烈,團隊得到短時間的激勵[18]。《無限飛行III》八月推出完成版[24],落後計劃九個月。據詹姆斯回憶,開發組舉辦小型晚宴慶祝,「此後幾天大家就在看會有多少人辭職」[18]。詹姆斯本人也在遊戲完成後離開望遠鏡工作室,加入致力飛行模擬器新聞和評論的網站Flightsim.com[25]。《無限飛行III》於1999年9月17日發行[26]

反響

更多資訊 媒體, 得分 ...
更多資訊 媒體, 獎項 ...

《無限飛行III》直接與《微軟模擬飛行2000》和《飛行!》(Fly!)等飛行模擬器競爭[3][18][30],但未能取得足夠市場佔有率,是望遠鏡工作室的重大商業敗筆[30],1999年在美國僅售出約兩萬份[31]。遊戲獲娛樂和休閒軟體發行商組織銷售銀獎[32],表明在英國至少賣出十萬份[33]。望遠鏡工作室前些年的遊戲《英國高爾夫球公開賽》(British Open Championship Golf)和《新地球:半人馬座攻擊隊》(Terra Nova: Strike Force Centauri)銷售慘澹,《神偷:暗黑計劃》和《網路奇兵2》的收益又基本用於《無限飛行III》與《飛行戰鬥》開發,新作滯銷導致公司陷入財政困境,最終在2000年5月破產[30][34]。不過,《無限飛行III》獲評論界普遍好評,GameRankings的綜合評分為88.5%[35]

喬什·諾蘭(Josh Nolan)在《電腦遊戲世界》發文,稱讚《無限飛行III》「以玩家體驗為導向,畫面精美,易於上手,玩起來樂趣十足」。他認可遊戲的目視效果和航空交通管制功能,覺得教程、介面和飛行物理功能不及《微軟模擬飛行2000》細緻、複雜[4]。《電腦遊戲世界》後來還提名《無限飛行III》為1999年度模擬遊戲[27]。《電腦遊戲雜誌》(Computer Games Magazine)的丹尼·阿特金(Denny Atkin)指出,《無限飛行III》採用湍流就令遊戲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對空中交通的模擬更是「無與倫比」。他讚揚遊戲畫面和動態天氣系統,飛行物理功能整體而言真實可信,只不過特技飛行操作「太顯溫柔」。在他看來,《無限飛行III》「已經超出優異通用飛行模擬的範疇……是非常優秀的遊戲」。[1]PC Gamer UK》刊登迪恩·埃文斯(Dean Evans)的文章,稱讚遊戲「宏偉而富詩意」,與前作相比對細節的注重令人驚嘆。他認可遊戲中的飛行課程和天氣系統,畫面品質「精美得令人難以置信」,堪稱「個人電腦用戶最驚心動魄的飛行體驗」。[6]

《PC Zone》的西蒙·布拉德利(Simon Bradley)聲稱,《微軟模擬戰鬥機》(Microsoft Combat Flight Simulator)做夢都趕不上《無限飛行III》的遊戲氛圍,稱讚本作的畫面、飛行物理和精細的飛行環境。但他批評遊戲的系統需求太高,老舊電腦上執行的影格率慢到根本沒法飛。[7]托尼·洛佩茲(Tony Lopez)在GameSpot發文,稱讚遊戲中模擬的環境實在令人驚嘆不已,海拔高度呈現比《飛行!》和《微軟模擬飛行》都要流暢。他還稱,遊戲的飛行物理與天氣模擬功能比其他飛行模擬器都要出色,關卡編輯器「操作簡便、功能強大」,有助於推動遊戲普及。[5]IGN的馬克·薩爾茨曼(Marc Saltzman)指出,遊戲無論各海拔高度的地形、逼真的天氣和燈光效果,以及細緻入微的飛機都令人嘆服,飛行物理非常精確,但影格率明顯要比競爭對手慢得多[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