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流行文化在中國大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流行文化對中國文化有著重大影響,尤其是在21世紀。[1][2]日本動畫日劇特攝漫畫偶像文化綜藝節目電子遊戲流入中國內地,提高了中國人對日本流行文化的認識,這對中國內地流行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例如內地國產動漫也受到了此影響。

儘管日本和中國的關係在歷史上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但日本流行文化在中國的流行一直是緩解緊張局勢的一種手段。[3]可由於中日關係多變,故流行文化傳播能否進行可視為中日關係的晴雨表。

概述

日本作為亞洲僅有的已開發國家,長期以來對亞洲其他地區發揮著影響力。尤其是在日本大眾文化在東亞傳播之後,日本的漫畫動漫流行音樂電視劇等都大受歡迎。日本發現大眾文化產業的商業價值在不斷提升,而且可以為資本的積累提供很大的幫助。因此,日本開始盡力推動大眾文化產業。儘管中國內地作為日本曾經侵略過其中一些國家而反日情緒強烈,但也有很多人對日本大眾文化十分歡迎,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人。中國內地青少年被定義為這個產業最受眾群體之一,他們對新鮮事物的熱情並不會過多關注,也不會去深究這類消費品的來源和歷史。因此,日本大眾文化產業在內地青少年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漫畫

manhua一詞最初是18世紀中國文人畫中使用的術語。19世紀末,它以「manga」的形式在日本流行起來。1925年,豐子愷在《文學周報》上發表了一系列政治漫畫《子愷漫畫》,重新將這個詞以現代意義引入漢語。[4][5]儘管此前也存在除「manhua」之外的術語,但該出版物優先於許多其他關於漫畫藝術的描述,並且「manhua」成為所有中國漫畫材料的通用術語。[6]

動畫

2011年,中國青青樹動漫推出《魁拔》,該片借鑑了日本「熱血」風格,刷新了觀眾對中國動畫的認知。《魁拔》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但商業上卻不如預期。[7]據悉,《魁拔》的製作過程中,執行長吳翰清曾獲得清華大學一家風險投資基金的少數股權資助。[8]該片是第一部進入日本市場的中國大型動畫片。[9]

音樂

日本流行音樂在中國聽眾中的人氣也日益高漲。這些歌姬包括濱崎步倉木麻衣中島美嘉。這些表演者的人氣逐年高漲,他們至少兩次在中國內地巡演,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小場所演出,每次都不斷擴大他們的粉絲群。中國藏族歌姬阿蘭·達瓦卓瑪於2007年發行了首張日語單曲,她的單曲《明日讚歌》榮登日本公信榜周榜最高排位第69位。GLAY於2002年末舉行北京演唱會,不過因翻唱《歌聲與微笑》曾賠谷建芬版權費。[10]早安家族AKB48集團坂道系列等日本女子偶像家族現在藉助網際網路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11]同樣在2011年,頗具影響力的男子偶像組合SMAP進行了他們的首次來中國演出,大部分場次門票全部售罄。此外,日本女子組合AKB48的製作人秋元康也在上海成立姊妹團體SNH48,並派原AKB48成員到中國內地指導當地的成員,進一步擴大了日本偶像文化的影響力。而傑尼斯已故創始人約翰尼·喜多川曾在2012年5月3日向媒體表示他將啟動「熊貓計劃」並進軍中國市場,並會在接下來的傑尼斯舞台劇中啟用中國籍的小傑尼斯。但最後因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島事件宣告擱淺。[12]

Remove ads

電子遊戲

2019年4月18日,騰訊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申請的《新 超級馬力歐兄弟U 豪華版》過審,預示騰訊獲得了中國大陸行貨版任天堂Switch的代理銷售權。[13]同日華爾街日報對任天堂進行的採訪中確認了這一消息[14]。 同年4月26日,任天堂騰訊分別正式公開了任天堂Switch騰訊代理進入中國的消息[15][16],這是任天堂繼神遊之後,暌違多年再度重回中國大陸的巨大市場,也是騰訊首次接觸主機市場。同時是中日關係中,任天堂首次進入中國。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