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治神宮前站
東京千代田線、副都心線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治神宮前站(日語:明治神宮前駅/めいじじんぐうまええき Meiji-jingūmae eki */?)是位於日本東京都澀谷區神宮前,屬於東京地下鐵的鐵路車站。2010年(平成22年)3月6日以後加入「〈原宿〉」(原宿/はらじゅく)的併記[2][3]。
Remove ads
Remove ads
概要
此站有千代田線、副都心線停靠。千代田線車站編號為C 03,副都心線為F 15。
另外,由於本站鄰近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山手線原宿站[4],除了列在轉乘資訊上,還設有經千代田線的定期券(不包含副都心線,包含該線的定期票需經澀谷站)。
2010年3月起站名加上「〈原宿〉」,試圖提升假日人潮。同時周六日停靠副都心線急行列車[2]。2015年度計畫在平日增停急行班次[5],2016年3月26日起正式實施。
2016年,雖然目前的英文站名寫作『Meiji-jingumae'Harajuku'』,但為了便利海外遊客,電車的液晶螢幕增加新英文站名[Meiji Jingu Shrine]。
歷史
- 1962年(昭和37年):都市交通審議會第6號回覆決定東京8號線的路線。
- 1964年(昭和39年)12月6日:建設省(現國土交通省)告示3379號將第6號回覆中的8號線改稱9號線,並決定設立原宿站(暫稱)。
- 1972年(昭和47年)10月20日: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營團地下鉄)千代田線霞關-代代木公園段開業。同日,本站開業,並開始容許乘客經本站轉乘日本國有鐵道(現東日本旅客鐵道)原宿站。
- 1973年(昭和48年)11月1日:引入定期券發行機導[6][7]。
- 2002年(平成14年)夏:車站啟用冷氣[7]。
- 2004年(平成16年)4月1日:營團地下鐵民營化,本站由東京地下鐵接手經營。
- 2008年(平成20年)6月14日:副都心線站區開業。同時副都心線站區啟用冷氣[7]。
- 2010年(平成22年)3月6日:站名顯示方式更改為「明治神宮前(原宿)站」。同日副都心線訂正時間表,周末及公眾假期的急行班次開始停靠本站[2]。
- 2016年(平成28年)3月26日:副都心線改點,平日增停急行列車。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千代田線與副都心線在千代田線月台的下一層(地下4樓,與副都心線剪票口同層)設有連絡通道,可站內轉乘。
較接近地面的千代田線站區位於明治通和JR原宿站之間的表參道地下。千代田線的月台位於地下3樓,採島式月台1面2線設計。早上尖峰時間千代田線有部分班次以本站為終點站,乘客下車後列車將會駛入位於代代木公園地下的留置線。列車離開留置線時會駛到代代木上原站開出,故沒有以本站為起點的班次。
較深的副都心線位於明治通地下及千代田線站區下方。剪票口及與千代田線的轉乘通道位於地下4樓,而月台則位於地下5樓,同樣採島式月台1面2線設計。與新宿三丁目站及澀谷站一樣,月台採挑高設計。
(來源:東京地下鐵:構內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千代田線月台的代代木上原側因位於彎道上,全日配有站員。
- 剪票口在地下1樓西側代代木公園方向出入口1 - 3側、地下2樓東側明治通方向出入口4 - 6側、地下4樓副都心線大廳,共計3處。
- 零售店(METRO'S)在千代田線月台(地下3樓)。
- 廁所在剪票口附近,共三處。
- 電梯設於以下3處。
- 千代田線代代木上原側剪票口 - 千代田線月台間
- 千代田線綾瀨側剪票口 - 千代田線月台 - 副都心線轉乘通道間
- 副都心線剪票口 - 副都心線月台間
- 電扶梯設於月台與剪票口層之間、月台與轉乘通道之間,共計7處。
- 定期券售票處在1號出口旁。
- 電梯共計3處,分別連通地下1樓與2號出入口、地下2樓與6號出入口、地下4樓與神宮前交差點東北角(GAP側)。
- 電扶梯共計3處,分別連通地下1樓與2號出入口、地下2樓與5號出入口、地下2樓與地下4樓、地下4樓與7號出入口。
![]() | 此圖片需要更新。 (2020年7月18日) |
-
千代田線月台(2018年5月)
-
副都心線轉乘通道入口(2008年12月10日)
-
副都心線月台(2009年6月7日)
-
副都心線月台(2008年12月10日)
-
站名牌。以「明治神宮前〈原宿〉」標記。另外自2016年3月以後,追加[Meiji Jingu Shrine]表記。(2016年12月)
利用狀況
近年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如下表。
Remove ads
車站周邊
路線公車
相鄰車站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