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雄鎮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下辖的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普雄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4]為普雄地區的核心地帶。普雄鎮坐落於普雄河谷上,有245國道、成昆鐵路經過,距越西縣縣城37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最高海拔2756米,最低海拔1943米[3]。
全鎮耕地12722.65畝(其中基本農田5571.5畝)、林地6874畝、草原1260畝:2023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5200畝、產量7570噸,以種植水稻、玉米、洋芋等為主;烤菸面積2030畝, 產量26.39噸[3]。
Remove ads
歷史
普雄地區為原越嶲縣的彝族聚居區,廣義的普雄地區包括普雄河谷的中普雄、下普雄(洛木拉達)和上普雄;狹義的普雄僅指中樂青地、貢莫、拉白、德吉、普雄(過去稱瓦吉木)四鄉一鎮,面積158.70平方公里[5]。清政府時期曾設普雄土千戶,後被黑彝家支武裝逐出[6]。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越西常守備、四川提督數次進軍普雄,均失敗。1940年,國民政府因因受軍政力量的局限,設立普雄特別政治指導區,屬寧屬屯墾委員會,繼續由原果基、阿侯、勿雷三個黑彝家支管治。
1944年,西康省政府以「不服政令,普種鴉片,素行搶劫,擾亂後防」為由呈請蔣介石後於1945年3月成立寧屬剿匪總指揮部,並於1945年至1946年間數次進剿普雄,但因當地家支頭人聯合發起起義而失敗[7]。1946年12月國軍在轟炸機、運輸機、偵察機各一架的協助下進攻普雄,最終當地家支同意談和。和談過程中,國民政府扣押了各家支派來的談判代表,要求其各支頭人選派各自的兒子到西昌邊民實驗學校「坐質讀書」,以換取扣押人質[8][9][1]:515。
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0年8月進駐越西縣城,1951年3月開始進入普雄「剿匪」。1952年4月30日,中共四川省及涼山州委批准設立普雄縣,在當地組織支頭座談會,擬定並通過《普雄縣彝族團結公約》。1954年10月,解放軍在平息今美姑縣的叛亂後,進軍普雄各地區,完成整個涼山的控制。因當地彝族奴隸主於1955年12月發起叛亂,州委決定加速改革進程,於1956年正式成立普雄縣[10],1960年1月7日併入越西縣。1986年3月27日原瓦吉木鄉撤銷,設立普雄鎮[1]:56-58
1970年成昆鐵路通車,在普雄設立普雄區段站,打通了交通閉塞的普雄河谷向外界聯繫的通道。尤其是改革開放後,普雄迅速成為大涼山的商品聚散中心[9],輻射涼山州昭覺、美姑、金陽、雷波、布拖「東五縣」[11]。普雄站附近的什木地村周圍形成了外來者社區,駐紮鐵路行車公寓、工務段、電務段、水務段、軍供站等鐵路單位及旅館、餐館、卡拉OK廳、超市、理髮店等商業設施[12]。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普雄鎮下轄以下地區:[14]
瓦吉木社區、瓦吉木村、優吾村、呷古村、且拖村、牛洛村、什木地村、沙米村、爾各村、曲可地村、呷拖村、爾木村和陽坡村。
原德吉鄉下轄以下地區:[15]
祝基村、德吉村、畝格村、依爾村和三合村。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