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曾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曾銑(1509年—1548年),字子重,號石塘,南直隸揚州府江都縣軍籍,浙江台州府黃巖縣(今黃巖區)人[1],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年間官兵部侍郎,總督北方邊陲,是抗擊韃靼傑出名臣。
生平
祖居松門南城外,父親是小商人[2]。曾銑自幼客籍揚州,嘉靖七年(1528年)舉戊子科應天鄉試,嘉靖八年(1529年)聯捷進士[3],始任福建長樂知縣,十二年十二月選授河南道試御史,十三年五月實授,巡按遼東,十四年十月錄平遼陽廣寧亂軍功,升為大理寺右寺丞,賞銀二十兩、紵絲二表裡。
嘉靖二十年(1541年)升巡撫山東僉都御史,平山東劇賊劉儀等,修築臨清外城,二十二年八月加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如故。韃靼首領俺答汗時掠邊境,二十三年二月,曾銑受命以原職提督雁門關等處兼巡撫山西,修邊牆,制火器,於浮圖谷獲全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正月,加升兵部右侍郎,巡撫如故,四月調任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兵部右侍郎,以數千之兵拒俺答10萬騎兵於塞門。次年出兵河套,迫俺答移營過河。權臣嚴嵩發動言官上疏收復河套會「輕啟邊釁」,並誣曾銑掩敗不報,剋扣軍餉,賄賂首輔夏言。嘉靖二十七年,曾銑遭斬刑,曾銑臨刑慨然賦詩:「袁公本為百年計,晁錯翻罹七國憂。」,並托王環照顧其妻兒:「上怒甚,死自吾分。顧吾妻子奈何流落邊鄙,為溝中瘠乎。」妻子流放至陝西漢中的城固,「銑廉,既歿,家無餘資」。史稱此案「天下聞而冤之」。
Remove ads
身後
隆慶元年(1567年),給事中辛自修、御史王好問上疏為曾銑雪冤,歸葬江都[4]。明穆宗詔贈兵部尚書,諡襄愍。王環將曾銑的妻子送回揚州,「酬之金帛,不顧而去」。
家族
曾祖曾昶。祖父曾宏。父曾輔。嫡母趙氏,生母張氏。具慶下。兄曾錦、曾銓。
注釋
參考書目
參見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