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朵魯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朵魯班(蒙古語:ᠳᠥᠷᠪᠡᠨ,鮑培轉寫:Dörben,西里爾字母:Дөрвөн),《元朝秘史》譯作朵兒邊,又譯都爾本、朶魯班,蒙古歷史上早期的一個部族。其部名「朵兒邊」在蒙古語中意為「四」,此外還有許多名為「杜爾伯特」(數詞朵兒邊的複數形式)的蒙古系游牧集團,但與該氏族無關。
據《元朝秘史》記載,「蒼狼」(孛兒帖赤那)的後裔中有兄弟都蛙鎖豁兒和朵奔蔑爾干。都蛙鎖豁兒有四個兒子,他死後,四個兒子不把叔父朵奔蔑爾干及其妻阿蘭豁阿視為親屬,與他們分離,形成獨立游牧集團。因以四人兄弟為始祖,該集團被稱為朵兒邊氏[1]。朵奔蔑爾乾死後,寡居的阿蘭豁阿與 「日月之光神」 交合生下三個兒子,由此形成了合答斤氏、散只兀氏和孛兒只斤氏,這些部族後來成為蒙古部族的統治階級[2]。日本的蒙古學學者村上正二指出:「日月之光神」本是蒙古部族的原始始祖傳說,而從孛兒帖赤那到都蛙鎖豁兒、朵奔蔑爾干兄弟的譜系,是隨著蒙古部族擴張後追加的傳說。都蛙鎖豁兒原本可能是被蒙古部族征服的烏梁海部族的族靈(翁袞)。他進一步推測,以都蛙鎖豁兒為始祖的朵兒邊氏族,原本可能是烏梁海部族的一支狩獵採集民[3]。
12世紀末,蒙古部族內以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汗為始祖的乞顏氏,與以俺巴孩汗為始祖的泰赤烏氏形成兩大勢力,展開部族主導權之爭。其間,朶魯班氏與泰赤烏氏保持友好關係。當成吉思汗作為乞顏氏首領嶄露頭角後,朶魯班氏與泰赤烏、合答斤、散只兀、弘吉剌等系氏族共同推舉札木合,與成吉思汗為敵[4]。1202年闊亦田之戰的失敗,使朶魯班氏等反成吉思汗聯盟陷入劣勢[5],1204年乃蠻部滅亡,朶魯班氏族向成吉思汗投降[6]。
朵魯班部族人物在蒙古帝國中效力成吉思汗的記載較少,《史集》提到出身朵魯班氏的人物有:脫撒合,曾被任命為蒙古帝國的千戶長;朵兒伯多黑申,被派往印度遠征;余剌乞·寶兒赤,曾擔任「成吉思汗親衛千戶」的百戶長,經歷不詳,其孫孛羅作為忽必烈的重臣,在元朝初期擔任高官。孛羅後來移居伊利汗國,參與《史集》編纂(主要提供中國史及元朝相關信息),以波斯語訛稱「孛羅·阿合」而聞名[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