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蘭娟
中国传染病学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蘭娟(1947年9月13日—),女,浙江紹興人,中國傳染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傳染病學重點學科、211建設學科學術帶頭人、浙江省傳染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她和團隊研發了李氏人工肝系統,廣泛用於維持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命,並且因在抗擊SARS、H1N1、H7N9等流行病中發揮的作用而獲得多個國家獎項。其夫為另一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1]。
Remove ads
生平
李蘭娟原籍蕭山區進化鎮下畈底村[2]。1947年,李蘭娟出生於紹興縣夏履鎮夏履橋村。1960年,她被保送到紹興第一初級中學(現紹興第三中學)[3]。因為家境貧寒,她初中曾有一段時間是輟學在家讀的,一邊幹活養家,一邊自學。中考後,她被省重點中學——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學(現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破格錄取[4]。
高中畢業後,李蘭娟在夏履鎮當中學代課教師。在浙江省中醫院學針灸後改做赤腳醫生[5]。1973年作為工農兵學員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醫療系[6]。1973年起任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住院醫師、黨支部委員、團委書記,1984年任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1987年任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治醫師、黨委副書記,1993年任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主任醫師、黨委書記、副院長,1996年任浙江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1998年晉升正高職稱,被評為浙一醫院主任醫師,浙江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博士生導師、教授。同年至2008年任浙江省衛生廳黨組書記、廳長[7]。期間主要從事重型肝炎的診治、肝病微生態、人工肝等的研究。2004年,李蘭娟主編了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傳染病學》[8]。2005年3月兼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為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傳染病重點實驗室主任[9]。同年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0]。
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開端時,李蘭娟是第一位提議封鎖武漢市的中國專家,曾三次提請武漢市當地政府和國務院。最終使中央政府採納其建議,並於2020年1月23日實施武漢封城[11]。2月1日,她和一組來自杭州的醫務工作者前往武漢,幫助抗擊疫情。此外,在此次疫情期間,李蘭娟團隊稱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2019新型冠狀病毒[12]。
Remove ads
獎項和榮譽
獲得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由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蘭娟院士領銜,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學、復旦大學等11家單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為代表的新發傳染病防治體系重大創新和技術突破」項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2020年7月17日,李蘭娟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3]。並捐出所得全部獎金300萬元人民幣,用於人才培養和促進科技發展。[14]
- 1997年 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1998年 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99年 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 2001年 重型肝炎腸道微生態變化的研究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03年 革蘭陰性菌超廣譜β-內醯胺酶及AmpC酶研究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04年 浙江省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學和防治策略研究 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醫藥衛生學部)
- 2006年 生物人工肝用細胞源與混合型人工肝的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2007年 感染微生態學建立及應用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15]
- 2010年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 2011年 肝衰竭人工器官替代治療研究 省部級 一等獎
- 2012年 國家數字衛生關鍵技術和區域示範應用研究 省部級 一等獎
- 2013年 重症肝病診治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 2014年 首次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創新性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五)
- 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2014年 中央電視台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 2014年 「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 2015年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診治研究的理論創新和技術突破 社會團體 一等獎
- 2015年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終末期肝病綜合診治 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排名第二)
- 2016年 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
- 2016年 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臨床醫學獎
- 2020年 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
- 2020年 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Remove ads
主要出版和論文
- 《人類感染活禽市場來源的新發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臨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組特徵》發表於《柳葉刀》(The Lancet)
- 《人工肝臟》
- 《感染微生態學》
- 《傳染病學》
-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誌》、《中國微生態學雜誌》、《浙江醫學》主編
- 《中華傳染病雜誌》、《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誌》副主編
相關企業
電視和媒體專訪
- CCTV-10科教頻道《大家》:傳染病學專家 李蘭娟[18]。
主要社會兼職
- 中國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中心主任
-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19]
- 教育部生物與醫學學部主任
- 中國衛生信息協會副會長
-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 國家十一五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專家
- 國家防治甲型H1N1流感專家委員會臨床診治組組長
- 第八屆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2006年11月-2011年11月)
家庭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