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根納季·羅日傑斯特文斯基
俄罗斯指挥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根納季·尼古拉耶維奇·羅日傑斯特文斯基,CBE(俄語:Геннад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ий,1931年5月4日—2018年6月16日),中文也簡稱「老羅」[1]、「羅日傑」、「紅色魔棒」[2],是俄羅斯指揮家。
Remove ads
生平
1931年5月4日生於蘇聯莫斯科,父親為指揮家、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尼古拉·阿諾索夫,[3]李德倫、鄭小瑛都是他的學生[4]。母親為女高音娜塔莉亞·羅日傑斯特文斯卡婭,[3]曾獲蘇聯人民藝術家稱號。
他在莫斯科音樂學院跟隨父親學習指揮,跟隨列夫·奧博林學習鋼琴。20歲時在莫斯科大劇院登台指揮《胡桃鉗》,聲名鵲起[5]。1955年畢業時在莫斯科大劇院樂團指揮芭蕾舞劇《灰姑娘》獲得成功。1951-1961年在莫斯科大劇院樂團任指揮,1964-1970年任首席指揮。1961-1974年任全聯盟廣播電視台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和藝術總監。1971年成為莫斯科室內歌劇院的創始指揮,並與之廣泛巡演。1974-1978年任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藝術總監,並於1991-1995年再次擔任。1978-1981年,任BBC交響樂團首席指揮。1981-1983年,任維也納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82-1991年,任蘇聯文化部交響樂團音樂總監。[3]
他還指揮了著名芭蕾舞劇《斯巴達克斯》的世界首演,班傑明·布里頓歌劇《仲夏夜之夢》在俄羅斯的首演(1965年)[6],以及1962年愛丁堡音樂節上的蕭士塔高維奇第四交響曲在西方的首演。
2000年,羅日傑斯特文斯基成為莫斯科大劇院的總藝術總監,並於2001年指揮普羅科菲耶夫的歌劇《賭徒》(The Gambler)原始版本的全球首演。[7]不久之後辭職,理由是歌手開小差、製作問題和莫斯科媒體的敵對報道。[8]
2011-2018年,羅日傑斯特文斯基任冰島交響樂團客座指揮。2011-2018年,任聖彼得堡愛樂樂團首席客座指揮。[9]
2008年11月曾在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會前罷演[10]。
2018年6月16日羅日傑斯特文斯基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7歲[11]。
有多部作品題獻給羅日傑斯特文斯基,其中包括古拜杜麗娜的交響曲《Stimmen... Verstummen...》,施尼特凱的多部作品,如第一、第八和第九交響曲。[9]
Remove ads
家庭
羅日傑斯特文斯基的夫人維多利亞·波斯特尼科娃是鋼琴獨奏家,出生於莫斯科音樂世家,7歲便與管弦樂團做公開演出[13]。
在華演出
1996年,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初期與羅日傑斯特文斯基在保利劇院進行了合作演出[14]。
2012年6月18日至23日在青島舉辦的第一屆李德倫全國指揮比賽上,81歲的羅日傑斯特文斯基作為評委會主席領銜執評該賽事[15]。
2013年3月初,他執棒北京交響樂團,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為觀眾奉獻了一場拉赫瑪尼諾夫作品專場[16]。3月中旬訪問杭州,攜手杭州愛樂樂團,在杭州大劇院上演了《絕對的拉赫瑪尼諾夫》音樂會[17]。
錄音
羅日傑斯特文斯基蘇聯文化部交響樂團合作錄製過蕭士塔高維奇、格拉祖諾夫、布魯克納、施尼特凱和阿爾蒂爾·奧涅格的全套交響曲,並由旋律唱片公司發行。
獲獎與榮譽



- 蘇聯
-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榮譽稱號、鐮刀與錘子獎章及列寧勳章(1990年10月18日)
-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功勳藝術家(1959年9月15日)
-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藝術家(1966年5月24日)
- 蘇聯人民藝術家(1976年5月25日)
- 勞動紅旗勳章(兩次:1967年10月27日;1981年5月4日)
- 列寧獎(1970年)
- 俄羅斯聯邦
- 其他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