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格爾皮克-科尼希別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尔皮克-科尼希别墅map
Remove ads

36°3′55″N 120°19′18″E 格爾皮克-科尼希別墅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沂水路3號的一座住宅,始建於1899年,最初為德國膠澳總督府建設的高級官員別墅,現為民宅,為市南區一般不可移動文物。

快速預覽 格爾皮克-科尼希別墅, 概要 ...

名稱

「格爾皮克-科尼希別墅」德文原文為「Villa Gelpcke-Koenig」,其中「Koenig」在德文中有「國王」之意[1],因此該別墅在1990至2000年代的文獻中被稱為「Gelpcke君王別墅」[2]、「德國GELPCKE親王別墅舊址」[3]、「德國親王別墅舊址」[4]、「蓋爾普克親王別墅舊址」[5]。後來經青島當地學者研究,此處的「Koenig」一詞並非指「親王」,而是該樓可考的第二位住戶哈利·科尼希的姓氏[1][6]。因此,此後文獻多採用「格爾皮克-科尼希別墅」之名[7][8][9][10]

前清多羅特公升允曾在此居住,亦有文獻將該樓稱為「多羅特公王邸舊址」[11]

歷史

Thumb
格爾皮克-科尼希別墅舊明信片,1900年代

1899年,膠澳總督府建設此處別墅,以供在青島工作的高級官員居住,其設計者可能是第一位參與青島城市建設的建築師馬克斯·克諾普夫(德語:Max Knopff[1][8]。該別墅第一位住戶為皇家法官保羅·格爾皮克(Paul Gelpcke),格爾皮克1898年6月到達青島,為膠澳皇家法院首任法官,1900年離青回國,在此別墅居住不到一年[1][6]。1902年至1907年,青島督署醫院的主治海軍軍醫哈利·科尼希(Harry Koenig)在此居住[1][8]辛亥革命後的1913年,前陝甘總督升允曾在此暫居[1][8]。1914年日軍占領青島後,該別墅曾為日本陸軍少將山田良水日語山田良水的住宅[1]。該別墅此後住戶多已不可考[1],有資料稱1922年後該樓曾為醫生錢培基開設的培基診所[11]

1949年後,該樓為青島日報社房產至今[12]。1953年,該樓改為青島日報社幼兒園,1960年代初關閉,此後改為青島日報社員工宿舍[1]。現為民居[8]。2000年,該建築以「德國GELPCKE親王別墅舊址」之名列入第一批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築[3]。2012年11月6日,該建築以「總督府公寓舊址」之名列入市南區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名錄[13]

Remove ads

建築特色

Thumb
格爾皮克-科尼希別墅與花崗岩護坡牆、院門,2015年1月

格爾皮克-科尼希別墅坐落於坡地之上,其基址高出沂水路路面約3米,因此其院落與道路之間築有花崗岩護坡牆[1]。別墅占地面積1995.34平方米,建築面積637.50平方米,磚木結構,地上2層,地下1層,建有閣樓。其平面形狀不規則,大致呈兩個相疊的矩形。外牆牆基以花崗岩砌成,淺色牆面,牆角鑲嵌隅石,二樓外牆以仿木桁架結構裝飾,窗戶依桁架形狀為矩形,同時也開有券窗。南側轉角處建有高約20米的塔樓,塔樓平面矩形,上部為盔狀屋面,以曲線逐漸內收,頂部為四角尖塔,開有四面通氣窗,塔尖風向標保存至今。屋頂鋪設紅瓦,高低錯落。建築東側、北側各設一門,北側為主入口,通往門廳和樓梯間。[4][6][7][8][14]

建築整體具有歐洲田園住宅的風格,同時樓內有雕龍石柱等中式元素,為青島德占時期早期建築的常見現象[1]。現樓體因局部增建、改建,與原貌有較大變化[14]

圖集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