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代數幾何中,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是關於相干層上同調的意義深遠的結果。它是關於複流形的希策布魯赫-黎曼-羅赫定理的推廣,其又是對緊黎曼曲面上線叢的經典黎曼-羅赫定理的推廣。
黎曼-羅赫型定理將向量叢上同調的歐拉示性數與其拓撲度,或更一般地與其(上)同調中的示性類或其代數類似物聯繫起來。經典的黎曼-羅赫定理針對的是曲線和線叢,而希策布魯赫-黎曼-羅赫定理將其推廣到流形上的向量叢。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將這兩個定理置於兩個流形(或更一般的概形)之間態射的相對情形中,並將該定理叢關於單一叢的陳述變為適用於層的鏈復形的陳述。
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對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的發展影響深遠,反過來,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的複分析類比也可以用族的指標定理來證明。1957年,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在一份後來出版的手稿中給出了首個證明。、[1]Armand Borel與讓-皮埃爾·塞爾撰寫並發表了他的證明(1958)。[2]後來,格羅滕迪克與合作者對證明進行了簡化與推廣。[3]
Remove ads
公式
令X為域上的光滑擬射影概形,凝聚層的有界復形的格羅滕迪克群規範同構(canonically isomorphic)於秩有限向量叢的有界復形的格羅滕迪克群。利用這種同構,將陳示性(陳類的有理組合)視作一種函子式變換:
其中是d維的X上的循環的周群,模去有理等價,以有理數張開。若X定義在複數上,則後一個群映射到拓撲上同調群:
現在考慮光滑擬射影概形與上的層的有界復形之間的真射。
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涉及前推映射
(高階直像的交替和)與前推
由公式
其中是X(的切叢)的Todd屬。因此,定理給出了度量上述前推的缺乏交換性的方法,並表明所需的修正函子只取決於X、 Y。事實上,由於Todd屬在正合序列中是函子、乘法的,可以將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公式重寫為
其中是f的相對切層,定義為元素。例如,當f是光滑態射時,就只是向量叢,即沿f的纖維的切叢。
Navarro & Navarro (2017)運用A1同倫論,將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推廣到f是兩光滑概形間的真映射。
Remove ads
泛化與特化
考慮組合的適當推廣,可將定理推廣到非光滑情況;考慮具有緊支集的上同調,可將定理推廣到非真(non-proper)情況。
算術黎曼-羅赫定理將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推廣到算術概形(arithmetic scheme)。
希策布魯赫-黎曼-羅赫定理(本質上)是Y為點、域為複數域的特例。
有向上同調論的黎曼-羅赫定理由Ivan Panin與Alexander Smirnov提出。[4]它涉及代數有向上同調論之間的乘法(如代數配邊)。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是這結果的特殊情況,這時自然會出現陳示性。[5]
Remove ads
例子
域的光滑射影曲線上秩為、度為(定義為其行列式;或等價地,其第一陳類的度)的向量叢有類似於線叢的黎曼-羅赫形式的公式。若取點、,則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公式可理解為
於是
此式也適於秩為、度為的相干層。
Remove ads
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公式的優點之一是可解釋為希策布魯赫-黎曼-羅赫公式的相對版本。例如,光滑態射的纖維都是等維的(在基變為時作為拓撲空間是同構的)。在模理論中考慮由模空間對光滑真空間進行參數化時,這事實非常好用。例如,戴維·芒福德用它推導了代數曲線模空間上的周環關係。[7]
Remove ads
對屬曲線(且無標記點)的模疊,有通用曲線,其中是屬曲線和一個標記點的模疊。然後定義重言類
其中與是相關的對偶化層。注意在點上的纖維,這就是對偶化層。可利用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找到光滑軌跡的周環上的之和[7] (corollary 6.2),從而找到描述的、間的關係。由於是光滑德利涅-芒福德疊,可考慮由概形的覆蓋,對某個有限群可給出。對應用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定理,可得
因為
由上式可知
這樣,的計算可以進一步減少。在偶數維,
另外在1維,
其中是邊界上的一個類。時,在光滑軌跡上有如下關係
可通過分析的陳示性推得。
Remove ads
閉嵌入也可用格羅滕迪克-黎曼-羅赫公式描述,其顯示了公式成立的另一種非平凡情形。[8]對維光滑簇及余維為的子簇,有
由短正合序列
- ,
有下式
for the ideal sheaf since .
Remove ads
應用
過兩天都是-黎曼-羅赫公式可用於證明粗糙模空間(如有尖代數曲線的模空間)可嵌入到射影空間,因此是准射影簇。這可以通過觀察上的規範相伴層(canonically associated sheaf)、研究相伴線叢的度實現。例如,[9]有曲線族
有截面
對應標記點。由於每根纖維都有規範叢,有相伴線叢 及 於是
是豐沛線叢[9]:209,因此粗糙模空間是准射影的。
Remove ads
歷史
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的黎曼-羅赫定理最初是在1956–1957年左右寫給讓-皮埃爾·塞爾的一封信中提出的。1957年,在第一屆波恩工作會議(Bonn Arbeitstagung)上公開發表,隨後塞爾和Armand Borel在普林斯頓大學組織了一次研討會來理解它。最後發表的論文實際上就是Borel–塞爾的論述。
格羅滕迪克方法的意義在於以下幾點。首先,格羅滕迪克改變了陳述本身:人們當時認為定理是關於代數簇的,而格羅滕迪克指出其實際上是簇間態射的定理。他找到了正確的推廣,使證明變得簡單,而結論變得更寬泛。簡言之,格羅滕迪克將一種強範疇方法一項艱巨的分析。此外,如上所述,格羅滕迪克引入了K-群,為代數K-理論鋪平了道路。
另見
- 川崎黎曼–羅赫公式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