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次氟酸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次氟酸指化學式為HOF的化合物。有的教科書因此將次氟酸中的氟視作+1氧化態,實際上,該名稱並不準確,由於電負性的緣故,「次氟酸」中的氟仍為-1氧化態。它可由水/冰以氟氣氧化得到,是唯一可分離出固態的「次鹵酸」,具爆炸性,會分解為HF和氧氣:[1]
- 2HOF → 2HF + O2
根據X射線晶體學的研究,固態次氟酸分子為角形,鍵角為101°,[1] O-F和O-H距離分別為1.442和0.78A,分子間有O-H…O鍵連成的鏈。右圖是氣態次氟酸分子的結構。
Remove ads
有機合成
次氟酸是一個較新穎的氧化劑。分子中,O-F鍵不穩定;氧與電負性比氧強的氟連接,以致當中的氧偏向帶正電,因此次氟酸是具有高度親電性的供氧試劑(次氟酸中的氧有親電性),應用性極強。[2]
有機合成中最常用的是它的乙腈溶液(HOF·CH3CN)。該溶液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可由氮氣稀釋的氟氣通過含水分的乙腈得到,室溫下可穩定存在數小時。一般用它作供氧試劑或羥基化試劑。它參與的反應也稱為「Rozen反應」(Rozen oxidation),一般有兩個特點:
它參與的反應大致可分為幾類:
次氟酸可與烯烴發生環氧化反應,反應通常很快,產率很高,與缺電子的對硝基二苯乙烯反應都能得到70%的產率:[3]
次氟酸與帶有雙鍵的羧酸反應時,不需用酯來保護羧基,直接反應即可得到環氧化物,且產率很高。與肉桂酸反應時,雖然分子中雙鍵與羧基相連,但生成環氧化物的產率仍超過90%。[4]
對α-羥基羰基化合物的研究一直吸引著有機化學家的興趣。用次氟酸作氧化劑氧化烯醇醚(通常為三甲矽基)製得α-羥基羰基化合物的方法,避免了其他方法殘留的重金屬廢料,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一般認為該反應中次氟酸先對烯醇的雙鍵進行環氧化,然後發生氟離子和水分子對環碳原子的親核進攻,引入羥基,三元環打開。而後氟/羥基及矽基離去,恢復羰基,得到α-羥基羰基化合物。
次氟酸鹽
次氟酸鹽是含有 OF−(次氟酸的共軛鹼)的化合物。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