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殷承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殷承瓛
Remove ads

殷承瓛(1877年—1940年代)[1]叔桓雲南省曲靖府陸涼州(六涼州)人,中國民主革命家,清末民初軍事將領、政治家。

Thumb
殷承瓛

生平

革命派的活動

殷承瓛是清朝廩生。1903年(光緒29年)赴日本留學。先入東京振武學校,後入陸軍士官學校第5期工兵科[2]。其間,他加入中國同盟會。歸國後,他加入雲南的陸軍第十九鎮,歷任正參謀官、正參議。參與創設雲南陸軍講武堂[3][4][5]

1911年(宣統3年)辛亥革命爆發,殷承瓛作為革命派領導人之一,同蔡鍔唐繼堯謀劃發動起義。同年10月30日,革命派在昆明發動重九起義。起義成功後,蔡鍔任都督的大漢雲南軍都督府成立,殷承瓛任該政府的參謀部總長。[6][4][3]

遠征西藏和田地調査

1912年(民國元年)6月,殷承瓛任西征軍總司令官(援藏司令官)出征西藏,擊破各地藏軍。當時四川都督尹昌衡也出征西藏,因作戰上的齟齬,滇軍同川軍之間發生紛爭。同年12月,殷承瓛率隊返回昆明。[7]

1913年(民國2年)10月,蔡鍔離任雲南都督職位赴北京,殷承瓛隨從蔡鍔赴北京,任北京總統府顧問官。1915年(民國4年)1月,任全國經界局清丈處處長(全國經界局督辦為蔡鍔)。殷承瓛赴東三省朝鮮,了解中國土地的現狀。在此基礎上,他同經界局秘書長周鍾嶽共同研究田地調査的法規制定工作。其成果為《經界法規草案》、《中國歴代經界紀要》、《各國經界紀要》這3部著作。[8]

護國戰爭與晩年

1915年,袁世凱企圖稱帝,殷承瓛同蔡鍔逃離北京,回到雲南。12月袁世凱稱帝,殷承瓛協助蔡鍔、唐継堯在昆明發動討伐袁世凱的護國戰爭。殷承瓛任蔡鍔所率護國第1軍參議,出征四川。[9]

護國戰爭勝利後的1916年(民國5年)8月,殷承瓛任川邊鎮守使。翌年,同屬滇系的軍事將領羅佩金在四川敗北,撤回雲南。殷承瓛的地位不保,乃撤回雲南。[4]此後,殷承瓛引退,不再參與軍事和政治。[10]

殷承瓛的歸宿眾說紛紜。《陸良縣誌》記其引退後赴上海,修習藏密,1945年(民國34年)在上海死去。《雲南省志 人物誌》記其1945年在昆明死去,[11] 《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作1946年(民國35年)中死去,同年9月10日獲國民政府追悼及表彰,《民國人物大辭典 增訂版》作1946年(民國35年)12月1日在昆明死去。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