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比沙可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比沙可啶(英語:Bisacodyl)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用作刺激性緩瀉劑。它直接作用於大腸,產生腸道蠕動,通常用於緩解便秘、管理神經源性腸道功能障礙以及諸如結腸鏡檢查等醫學檢查前的腸道清潔。比沙可啶是二苯基甲烷的衍生物。由於結構與酚酞相似而於1953年首次被作為瀉藥使用。
![]() |
Remove ads
別名
比沙可啶腸溶片,便塞停,Bisacolax等。
製劑/規格
- 腸溶片:2.5mg、5mg
- 栓劑:10mg
用法用量
片劑通常睡前口服,至少6小時後起效,起效相對迅速突然,尤其一次性服用超過10毫克。通常劑量為5毫克或10毫克,30毫克可用於術前徹底清潔腸道。如果服用最大劑量,可能會導致突然,極強效且不可控的腸道蠕動,應做好準備措施。服用比沙可啶前後2小時不應服用牛奶或抗酸藥,否則有可能會破壞包衣刺激胃黏膜。如果晚間服藥過早,有可能會在夜間起效。
栓劑通常使用後15至60分鐘起效,如果需要達到強效瀉劑或灌腸劑效果,可一次性使用2枚栓劑。首次排泄數小時後會有二次作用,直到直腸內沒有比沙可啶殘留。
作用機制
比沙可啶刺激大腸神經末梢,引起腸反射性蠕動增加而導致排便。它也是一種接觸性瀉藥,可抑制結腸內鈉、氯及水分的吸收,使腸內容積增大,引起反射性排便。比沙可啶主要作用於大腸,對小腸的作用可忽略不計。
參見
參考文獻
- Bisacodyl-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
- 《醫藥資料庫中心 藥學論壇》
- 《便塞停 比沙可啶腸溶片說明書》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