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39年
儒略曆或格里曆之年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千紀: | 2千紀 |
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21世紀 |
年代: |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年份: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1939年 | 1940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紀年: | 己卯年(兔年);民國二十八年;滿洲國康德六年;日本昭和十四年;越南保大十四年 |
1939年日曆表
Remove ads
大事記
- 10月11日——曼哈頓計劃: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致信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請求他加快對原子彈的研究。
商業
- 1月,惠普公司成立。
出生
- 章炳文,中國書畫家
- 1月3日——蕭萬長,台灣政治人物
- 1月19日——李日新,香港經理人。
- 2月8日——何塞·馬利亞·西松,菲律賓共產黨建黨主席,人民鬥爭國際聯盟創始人
- 2月14日——尤金·法馬,美國經濟學家,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2月26日——周平德,台灣政治人物,美麗島事件人物,曾任高雄市中藥公會理事長、民進黨高雄市黨部首任主任委員、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二屆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總統府國策顧問
- 3月13日——尼爾·薩達卡,美國歌手
- 3月25日——派厄斯·蘭加,前南非憲法法院首席法官。(2013年逝世)
- 3月27日——金昌準,美國本土首位東洋裔國會眾議員。
- 4月7日——大衛·弗羅斯特,英國時事評論員、電視節目主持人、作家、記者。(2013年逝世)
- 4月13日——謝默斯·希尼,愛爾蘭作家、詩人(2013年逝世)
- 6月17日——加藤紘一,日本眾議院議員(2016年逝世)
- 7月24日——華特·貝拉米,前美國NBA籃球運動員(2013年逝世)
- 7月26日——約翰·霍華德,澳大利亞前總理
- 7月31日——湯漢,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 8月16日——韋奇立,葡萄牙政治人物,第127任澳門總督
- 8月21日——陳麗雲,香港女演員
- 8月23日——沈富雄,台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
- 9月29日——莫洛蒂·摩根,威爾斯政治家(2017年逝世)
- 12月26日——蒂娜·特納,美國歌星
逝世
1939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諾貝爾獎
- 物理:歐內斯特·勞倫斯
- 化學:阿道夫·布特南特和拉沃斯拉夫·魯日奇卡
- 生理和醫學:格哈德·多馬克
- 文學: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
- 和平:(未頒獎)
奧斯卡金像獎
(第12屆,1940年頒發)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維克托·弗萊明(Victor Fleming)《亂世佳人》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羅伯特·唐納(Robert Donat)《萬世師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費雯·麗(Vivien Leigh)《亂世佳人》
-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托馬斯·米契爾(Thomas Mitchell)《關山飛渡》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哈蒂·麥克達尼爾(Hattie McDaniel)《亂世佳人》
(其他獎項參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