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欽州市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钦州市
Remove ads

欽州市郵政式拼音YamchowYen Chow),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廣西南部,北部灣沿岸。市境西界防城港市,北接南寧市,東鄰玉林市,南臨北海市北部灣。地處桂南台地丘陵區,北有羅陽山,東北為六萬大山,西北為十萬大山欽江自東北向西南流經市區後出北部灣,欽州為區內重要交通樞紐,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前沿城市,南防鐵路欽北鐵路欽防鐵路於市區交匯,欽州港為北部灣重要港口。市人民政府駐欽北區長田街道東升街。

快速預覽 欽州市壯文:Ginhcouh 欽,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欽州古稱古越安州,有1400多年的歷史。先秦時期,兩廣地區為百越民族所居住。秦始皇最早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統一嶺南地區(今兩廣)後設立象郡,並將現在的欽州一帶劃歸象郡管轄。漢朝時期開始設立「」的建制,兩廣一帶歸交州管轄,今欽州一帶歸交州合浦郡管轄。三國時期,交州是吳國轄地,一直到晉朝,今欽州都屬於合浦郡管轄。南北朝時,劉宋元嘉年間設宋壽郡宋壽縣,屬廣州管轄;南梁時分宋壽郡置安京郡,屬安州管轄。

開皇九年(589年)廢宋壽郡,安州置安京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州為欽州,改宋壽縣為欽江縣,取「欽順」之義,亦為「取欽江為名」(《元和郡縣誌》),這是欽州的最早得名,州治為欽江縣。大業三年(603年)廢欽州置寧越郡時推行的建制,今兩廣地區設立嶺南道武德四年(621年)廢寧越郡置欽州。至德二年(757年)改安京縣為保京縣,轄欽江縣、保京縣、靈山縣、遵化縣、內亭縣。五代十國時期,兩廣地區為南漢國轄地。宋朝統一中國後推行的建制,今廣西、海南等地歸廣南西路管轄,同時今欽州一帶仍設置欽州。北宋初保京縣復為安京縣,開寶五年(972年)廢欽江縣,景德三年(1006年)改安京縣為安遠縣南宋移治安遠縣。

元朝時始設行省,欽州一帶歸湖廣行省管轄,同時將欽州改為欽州路明朝時欽州劃歸廣東布政使司管轄,洪武二年(1369年)為欽州府,洪武七年(1374年)降為欽州,廢安遠縣併入州;洪武十四年(1381年)屬廉州府初時欽州繼續歸廣東省管轄,同時欽州不設縣。光緒十四年(1888年)劃出欽州西部,設置防城縣,欽州升為直隸州,轄今欽州、防城兩地,仍隸屬廣東省。1912年改州為縣,1914年屬欽廉道

Thumb
中華民國時期,欽州市屬廣東省管轄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至新中國建立初期,欽州一帶仍屬廣東省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廣東省南路專區,1950年改欽廉專區,1951年改稱欽州專區。1952年欽州專區劃歸廣西省。1955年改為合浦專區,並復歸廣東省,1959年改屬湛江專區。1964年,設立欽州僮族壯族的舊稱)自治縣(1963年批准)。1965年,欽州、防城港一帶設立欽州專區,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壯族自治縣改為欽州縣,並把那陳、西鄉等欽北鄉鎮劃入南寧市良慶區邕寧區。1971年改稱欽州地區。1983年劃出北海市。1987年將合浦縣劃歸北海市。1993年劃出防城上思兩縣。1994年6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欽州地區,改設地級欽州市。

Remove ads

地理

北與南寧,西與防城港,東與玉林,東北與貴港,東南與北海相鄰。位於北緯20°54′至22°41′,東經107°27′至109°56′之間。其陸地海岸線長311.44公里,東北和西北分別有六萬大山十萬大山,海拔均過公里。

氣候

欽州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降水充沛。冬季短而溫和,夏季長而悶熱。1月平均氣溫13.6℃,極端最低氣溫-1.8℃(1955年1月12日)。7月平均氣溫28.4℃,極端最高氣溫37.9℃(2005年7月19日)。年平均氣溫22.2℃。降雨集中在5月~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三分之二。年均降水量2150.4公釐。年均日照時數1721.1小時。冬春季節日照較少,夏秋則較為晴朗。[1]

更多資訊 欽州市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 欽州市委員會 ...

歷任領導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欽州市下轄2個市轄區、2個

欽州市還設立以下經濟管理區國家級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娘灣旅遊管理區

更多資訊 欽州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8] ...
Remove ads

人口

2022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420.4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97萬人。[12]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302,238人[13]。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079,72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22,517人,增長7.23%,年平均增長率為0.7%。其中,男性人口為1,734,634人,占總人口的52.53%;女性人口為1,567,604人,占總人口的47.4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10.66。0-14歲的人口為951,730人,占總人口的28.82%;15-59歲的人口為1,829,773人,占總人口的55.41%;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20,735人,占總人口的15.77%,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78,592人,占總人口的11.46%。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387,474人,占總人口的42.0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914,764人,占總人口的57.98%。

Remove ads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936,395人,占88.92%;各少數民族人口為365,843人,占11.08%。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81,751人,增長6.6%,占總人口比例下降0.5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40,766人,增長12.54%,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52個百分點。其中,壯族人口增加33,011人,增長10.5%,占總人口比例增加0.31個百分點。

更多資訊 民族名稱, 漢族 ...

物產

  • 北部灣大陸架蘊藏總儲量約5億公噸的石油和豐富的天然氣。有總儲量約1930萬公噸的石英砂、儲量約30億公噸的陶土。
  • 大垌煤礦
  • 農作物有水稻、花生、香蕉、沙柑、扁柑、沙梨、甘蔗、火龍果、荔枝、龍眼、百香果和各類蔬菜等。
  • 欽州所瀕臨的北部灣是中國沿海四大漁場之一。主要魚類500多種,蝦類43種,另有蟹類、貝類、頭足類、爬行類及哺乳類等種類繁多的海生動物和藻類等多種植物,海特產有珍珠、海參、文蛤、沙蟲 、魷魚、地魚 、紅魚、鱔肚、對蝦、大蚝、海蟄等。
  • 坭興陶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經濟

  • 工業有化肥、機械、製糖、農機、採礦、生物科技、藥材加工以及臨海石油工業。
  • 農業以漁業、養殖業和水稻種植業為主。
  • 並積極發展對外貿易。

交通運輸

文化

語言

欽州為粵語區,俗稱白話,通行欽廉片粵語(又謂欽州話),與省港澳通行之廣州話相通。轄區內同時並存客語𠊎話平話以及壯語

特色小吃

  • 欽州豬腳粉
  • 靈山燒鴨粉
  • 靈山大粽
  • 靈山刮粉
  • 豬腳粉
  • 白薯饐
  • 垃圾饐
  • 黃瓜皮
  • 叉燒粉
  • 浦北雲吞麵
  • 小董麻通
  • 小董狗肉
  • 沙坪芝麻餅
  • 武利牛巴

風景旅遊

欽州名勝古蹟眾多,是桂南的旅遊勝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教育

高等院校

  • 公辦本科院校:北部灣大學
  • 民辦專科院校: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重點中學

名人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