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氰化鋅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性質
白色有光澤柱狀結晶或無定形塊狀固體或粉末。難溶於水和乙醇,微溶於熱水,能溶於稀的無機酸並分解釋放出氰化氫,溶於鹼金屬氰化物、氫氧化物和氨水形成配離子。會吸收潮濕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鋅而釋出氫氰酸。含有劇毒,蒸氣具有刺激性,吸入後能引起氰化物中毒。口服可致死。
氰化鋅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 2 Zn(CN)2 + 4 NaOH → Na2[Zn(CN)4] + Na2[Zn(OH)4]
氰化鋅的晶體為立方晶系的反赤銅礦結構,含有 Zn-C-N-Zn 的直線型結構,鋅為四配位,氰根離子為橋連配體。可以看作是存在兩個以金剛烷為結構單元的互穿的晶格,而不是通過強鍵連接的。[1]
製取
可以從鋅鹽溶液中加入氰化物溶液的方法而沉澱出來,也可以由氫氰酸加到溶於冰醋酸的醋酸鋅中而製得。一般採用氰化鈉或氰化鉀與硫酸鋅或氯化鋅反應製備。氧化鋅與氫氰酸很難反應。[1]
Remove ads
用途
工業上,氰化鋅用於鋅的電解提純或電鍍。電鍍液是鹼性的,通常認為含 和 離子。
實驗室里,在Gattermann反應中,可以用Zn(CN)2/HCl代替更危險的HCN/HCl,完成芳環氫被甲醯基取代的反應。[2]
此外氰化鋅也用於醫藥和農藥的製造。它在有機合成中可用作醛酮發生矽氰化反應的催化劑,[3] 也可用於向分子中引入甲醯基。[4]例如,2-萘酚與氰化鋅、無水氯化氫反應,可得2-羥基-1-萘甲醛。[5]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