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永樂御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永樂御碑,又名寶山御碑,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鎮,2002年被列為浦東新區文物保護單位

快速預覽 永樂御碑, 浦東新區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

明永樂十年(1412年),當是時,長江口航道風急浪高,又無信標,平江伯陳瑄提議築土山以示往來船隻。[1]於是,在高橋東北海邊築土山,高三十丈,方各百丈,建烽堠,晝舉煙,夜明火,永樂帝名之為「寶山」,親筆撰文,刻石立碑於寶山西北處,是為「永樂御碑」,又名「寶山御碑」、「寶山烽堠碑」。[2][1]這也是寶山區名字的由來。[3]

萬曆十年(1582年)七月,寶山因年久失修被海潮衝垮。潮落後,當地百姓將此碑撈出,遷至東橋街清浦舊鎮之橋北,建亭。民國年間,亭子倒塌,高橋鄉鄉董鍾玉良將此碑移入高橋公園(今高橋中學)。1984年,高橋中學根據上海市文管會意見,仿照寶山制式,新建六角碑亭,把永樂御碑移入「明御碑亭」。2002年被列為浦東新區文物保護單位[4][2]

此外,寶山臨江公園內有「御碑亭」一座,內有永樂御碑複製品。[5]

參考資料

另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