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江陰海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江陰海戰,又稱江陰保衛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部分,發生於江蘇省江陰附近的長江江面。海戰從1937年8月16日開始,至同年12月2日國民革命軍失守江陰後結束。該次海戰是抗日戰爭期間唯一一次海軍戰役[1]。經此戰中華民國海軍失去全部主力艦隻[2]

快速預覽 江陰海戰, 日期 ...
Remove ads

詳情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為阻止日本海軍沿長江西進首都南京海軍部長陳紹寬決定在江陰長江江面建立堵塞線,並調集大部分軍艦駛入長江。7月27日,行政院簡任秘書黃濬洩露國府情報予日軍。日本海軍戰艦先期退出長江。

8月12日,寧海號輕巡洋艦平海號輕巡洋艦逸仙號輕巡洋艦應瑞號巡洋艦等駛向指定位置[3]。另有20艘商船和通濟、大同等8艘舊艦艇以及海圻號等4艘舊巡洋艦在長江江中灌水自沉阻絕長江航道,另有3艘商船,8艘躉船以及裝滿石子的185隻木帆船填補堵塞線豁口[4]

8月16日開始,日本戰機開始空襲江陰江面。8月22日,一架日軍戰機被平海號輕巡洋艦擊落。這是抗日戰爭中華民國海軍擊落的第一架日軍戰機[3]

9月下旬,日本海軍增派艦隻70多艘、飛機300多架和戰鬥人員10萬人進攻江陰。9月22日和23日,日本出動80架以上飛機轟炸平海號輕巡洋艦,70架次飛機轟炸寧海號輕巡洋艦。後寧海號和平海號均被日軍擊沉。此外逸仙、建康、楚有、青天、邀日、江元、仁勝、崇寧等中華民國海軍軍艦陸續被擊沉[4]。而日軍方面,出雲號裝甲巡洋艦受創,30多架戰機遭到中華民國方面擊落[2]

11月25日,日本中國方面艦隊司令長谷川清下令準備突破江陰堵塞線[5]

12月1日,日本大本營發布中國方面艦隊應與大日本帝國陸軍協力攻略南京的大海令。同日,日本海軍艦隊陸續集結到滸浦口及江陰東北江面。12月2日,日本海軍艦隊開始江陰下游江面的掃海作業。12月3日凌晨,大日本帝國陸軍攻占除巫山外江陰要塞各炮台。12月4日至6日,大日本帝國海軍派出聯合陸戰隊登陸江陰要塞附近江岸,並占領長山[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