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河北區
中國天津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河北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的市轄區,位於天津市區東北部。因地處海河北岸而得名,面積為27.93平方公里,南北長6.94公里,東西寬7.95公里,行政管轄面積為29.14平方公里。天津之眼、天津意式風情區、大悲禪院、北寧公園均坐落於此。[2] 區人民政府駐望海樓街道獅子林大街284號。
Remove ads
歷史

河北區是天津市區最早退海成陸地區之一,隋唐時期便有人定居。元朝屬大都路郭州武清縣管轄。清朝順治十五年至十六年(1658年至1659年)期間,大悲禪院由當時的天津守備曹斌捐資開始修建,後幾經修葺擴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大悲殿、地藏殿等建築。
1870年,天津教案發生,望海樓天主堂被燒毀,史稱「火燒望海樓事件」。
1902年,天津意租界、天津奧租界先後在河北區設立,意租界內形成了義大利本國以外在世界上唯一的一處大型義大利風格建築群。
1902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在天津海河以北的蘆塘窪地建設河北新區,使天津初步形成了現代城市格局。確立以中央大道——大經路(今中山路)為中心的規劃格局,規劃了規整的道路交通網,修建開啟式鐵橋金鋼橋取代海河上原窯窪浮橋,以便於新城區與城廂舊區之間的聯繫。1903年袁世凱在新區內建設了新開河火車站(今天津北站)。同時,在新區的中部規劃建設公園——勸業會場。河北新區開始成為天津華人區的政治、文化中心。孫中山、李大釗、周恩來等人曾多次到河北新區的勸業會場演說、請願。日後,勸業會場為紀念孫中山,而更名中山公園。時至今日,天津北站站內依然保持著百餘年前的風采,成為眾多影視作品的取景地。1906年,周學熙創辦大清官立種植園(今北寧公園)。
1937年因為日軍占領天津後因為大量難民擁入外國天津租界,包括意租界,再加上義大利是日本盟友的身份,比起英法兩國能更加自由地運輸,所以在1939年天津意租界得到前所未有的繁榮。1945年抗戰勝利後,河北區屬第二區、第三區管轄。

1956年,第三區改為河北區。1966年河北區改稱衛東區,兩年後恢復為河北區。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大悲禪院被設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2010年10月,北寧公園經過重新整修,正式免費對外開放。[3]2012年,根據天津市星級公園評定標準,北寧公園被評為五星級公園。[4]2020年,河北區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
地理

河北區境坐落在「滄縣隆起」(古潛山頂部)及「冀中坳陷」(古構造盆地)之上,二者之間以新開河下面的「天津北斷裂」為界,區境南部海河下面深埋著一條著名的「海河斷裂」。河北區地貌屬於天津東南部海積沖積平原區,地勢低平,海拔均在5公尺以下,地面坡度平緩,主要由窪地、低平地、微高地、人工堤及坑塘等地貌類型構成。地面組成物質以粘土和砂質粘土為主,土壤含鹽量較高。
河北區位於天津市區東北部,南與和平區隔河相望,西與紅橋區、南開區隔三岔河口相望,東南與河東區相接,東北與東麗區接壤,北連北辰區。
旅遊休閒




行政區劃

光復道街道、望海樓街道、鴻順里街道、新開河街道、鐵東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寧園街道、王串場街道、江都路街道和月牙河街道。
交通

社會
根據(中國)天津市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河北區常住人口為647702人,男性占比49.7%,女性占比50.3%,年齡結構中0-14歲占比10.94%,15-59歲占比58.08%,60歲以上占比30.98%,65歲以上占比20.65%。[6]

意式風情區、世紀天樂商貿城、樂賓匯、聚源商業廣場、海河金灣商業廣場
新開河萬達廣場、晉達商業廣場、愛糖茂購物中心、國際城詩景廣場、民權門裝飾城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九八三醫院、天津市第二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教育

- 天津美術學院
-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第二中學、第十四中學、第五十七中學、扶輪中學、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河北中學、木齋中學
求真高校、博文中學
參見
相關連結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