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泃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泃河map
Remove ads

40.10898°N 117.04457°E / 40.10898; 117.04457

快速預覽 泃河, 流域 ...

泃河北京地區的一條河流。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齊師及燕,戰於泃水,齊師遁。

——《竹書紀年

泃河,古稱泃水,在戰國時期已有記載。戰國時期泃河為水運渠道。民國初年加深後在平谷縣內設寺渠、芮營、英城三個大渡口,直到1939年以前是平谷地區與外地交通的的唯一航道。[1]

河流簡介

泃河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跑馬場鄉和茅山鄉。流經北京市平谷區後匯入薊運河。全長180公里,流域面積3278.05平方公里[2]。支流有洳河(舊城錯河)、金雞河州河武河(午河)。1958年後修建了城下水閘、楊莊水庫海子水庫和三河分水閘。 [3] 泃河行洪能力250立方米/秒,武河(午河)洩洪能力212立方米/秒。1971年開挖引泃入潮河後,泃河上游洪水導入潮白新河入海。

河流流向

泃河自河北省興隆縣青灰嶺南麓,南流天津市薊州區北部黃崖關,經羅莊子村急轉西流,在泥河村附近流入北京市平谷區,後流入海子水庫。出水庫後繼續西流,在平谷舊城外折轉南流,經馬坊鎮流入河北省三河市,最後在天津市寶坻區州河匯流後流入薊運河[4]

自然地理

流域地貌形成於中生代燕山運動,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大致劃分為中低山區、丘陵區與平原區。[5]

流域為暖溫帶半濕潤型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62毫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2.8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0.5萬噸。[6]

自然災害

泃河流域內水旱災害比較嚴重。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五月十八日,大雨連下40天,雨量達1200毫米,水進南城門,農舍被淹,人死很多。[7]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