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泉州天后宮
位于中国福建泉州的妈祖庙,始建于南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泉州天后宮是位於福建泉州市鯉城區南門天后路的媽祖廟,主祀女神媽祖。
歷史
泉州天后宮始建於1196年,初名「順濟廟」。1407年,鄭和奏請重修順濟廟,1415年再次重修,並更名「天妃宮」。1685年,感念媽祖有助清兵攻取台灣,更廟名為「天后宮」。泉州本地閩南語中仍沿用舊稱「天妃宮(thian-hui-king)」。
建築
泉州天后宮坐北朝南,占地1.8畝,是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中軸線上為照壁、山門、正殿、寢殿、梳妝樓等主體建築,中軸兩側分布著東西闕(鐘鼓樓)、東西廊、東西軒、涼亭、齋館等建築。其中寢殿、東廊和涼亭為明代建築,正殿、石刻為清代物件,山門於1990年重修。
正殿面闊五間24.6米,進深五間23米,為重檐歇山頂,屋脊裝飾華麗。寢殿面闊七間35.1米,進深五間19.8米,單檐懸山頂。
地位與價值
泉州天后宮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台灣和東南亞的許多媽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靈的,有溫陵天后祖廟之稱。它也是中國大陸媽祖廟中第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三川門
-
三川殿內側戲台
-
戲台藻井
-
正殿
-
寢殿內部梁架
-
寢殿內部梁架
-
寢殿北面
-
寢殿東北角
-
梳妝樓
-
川門外廣場
接駁交通
公交站
參見
參考資料
- 林從華. 缘与源——闽台传统建筑与历史渊源.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6. ISBN 7-112-08456-3.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