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泛舟禪師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泛舟禅师塔map
Remove ads

35°01′17.5″N 110°56′04.9″E

快速預覽 泛舟禪師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泛舟禪師塔位於中國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大渠街道寺北村報國寺遺址上,是唐代報國寺泛舟禪師的靈骨寶塔[1]

歷史

泛舟禪師塔建於貞元九年(793年),長慶二年(822年)鐫造塔銘。泛舟禪師為唐朝宗室,有報道稱為唐高宗李治[2],或為李治孫邠王李守禮後人。

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013年至2014年,文物部門對其進行修繕[4]

建築

泛舟禪師塔為單層平面圓形亭式,塔高10米,塔基直徑5.75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5]。塔基為平素面基座,上置疊澀承托須彌座,束腰內做出一圈壺門。塔身以方形倚柱分隔為八間,南面開長方形門,北側嵌塔銘。其餘各面為假門(原本門上有門釘)及直櫺窗。塔身之上為菱角牙子疊澀出檐。出檐最頂部有仿木構的長條椽和瓦當。塔剎極為精美,由覆缽,以山花芭蕉葉,覆蓮,仰蓮及火焰寶珠[6]。此塔剎與法王寺唐塔有相似之處。

塔背面(北側)嵌一塊刻石,為塔的塔銘《安邑縣報國寺故開法大德泛舟禪師塔銘並序》,此碑記述了泛舟禪師的生平和建塔過程。塔銘的記文雕刻文方式是古代不多見的從左到右豎寫排列[1]

中國曆朝塔主要為多邊形,建造平面圓形塔,不僅反映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方式,更需要高超的建造工藝,泛舟禪師塔無疑是其中優秀的代表[6]。此前報道誤稱此塔為國內唐代圓塔孤例,其實還有如永濟棲岩寺智通塔,佛光寺後山上的志遠禪師塔,運城招福寺禪和尚塔(目前只有老照片,疑似已經不存)。

Remove ads

圖庫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