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洱水神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洱水神祠又名龍王廟、洱水祠,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大理鎮才村村委會龍鳳村,地處洱海之濱,供奉白族斬蟒英雄段赤城,是龍風村和南才村的本主廟[1]。洱水神祠每年有三個節日:一是農曆五月端午節,為本主誕辰,二是農曆七月廿三日段龍王誕辰,三是農曆八月初八耍海會(又名撈屍會)[2][3]。
歷史
正德《雲南志》記載,洱海西濱有一座「洱水龍神廟」,建於南詔[4]。又據《萬曆雲南通志》記載,洱水神祠建於明初,正德九年(1514年)因地震傾頹,知府梁珠重修;嘉靖四年(1525年)大旱,兵憲副使姜龍禱雨得以應驗,因而「重修廟貌,建堂閣於祠前」。[5][6]1980年代,洱水神祠附近沙灘上陸續發現28枚明代衛所官印,這些官印據推測與水神祀典有關,證明了當時的官祀之盛[7][8]。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提督諾穆圖重修[9]。1925年大理地震中被毀,後重建[10]。
1983年,龍鳳村蓮池會、老年協會和村公所籌資維修大殿,塑段赤誠像。1987年,重建缽井。1992年,當地民眾籌資1.5萬元重建大門、維修北廂房並修築圍牆。[1]1985年9月20日,洱水神祠被公布為第一批大理市文物保護單位[11]。
建築
洱水神祠坐西朝東,大門面向洱海,現存大殿、北廂房[1]。費子智記載,1930年代時洱水神祠位於洱海中一個小島上,有橋與岸相連[10];隨著洱海的水位下降,目前洱水神祠距湖岸約有百米之遙[2]。
大殿為單檐歇山頂,三開間,面闊13.7米,進深10.8米[12],懸掛「洱水祠」、「玉洱民天」兩幅匾額,楹聯為「妙感綠桃萬古昭垂龍王廟,義殲黑蟒千秋永傳無字碑」[13]。大殿內供奉三尊塑像,中間為段赤城(牌位為「翊連闔闢乾坤裔慈聖帝洱海龍王大聖之位」),左邊為「龍王三太子」,右邊為「本主五老爺」(即龍鳳村本主,傳說是段赤城的義弟兼副將[2])[13]。正殿前廊有一口名為「缽井」的水井,其上蓋有香台[13],相傳缽井直通龍宮,古人建蓋洱水神祠的木料皆為龍王由缽井送出,當地人相信缽井水具有治病和提高糧食產量的功效[7]。
北廂房三開間,面闊11米,進深6.5米,重檐硬山頂,屬於白族民居建築樣式[12][14],一樓由龍鳳村蓮池會、老年協會使用[13]。
洱水神祠前曾有浩然閣,該閣建於明嘉靖十七年[15],名列洱海四大名閣之首,雲南回變中被毀,清末重建後又被毀,民國時期在原址建有豐樂亭,1984年也遭損毀。[1]
洱水神祠內還保存有多通碑刻,包括宋湘《洱海行》碑、王發越《游洱海浩然閣燕集臨水亭記》碑、岣嶁碑、《段赤誠碑》,《雨洗神碑》、《缽井碑》、《重修豐樂亭記》[1]。
-
大殿正中的段赤城塑像
-
大門
-
北廂房
-
北廂房二樓的古碑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