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混合稀土金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混合稀土金屬(德語:Mischmetall,意為「混合金屬」)是一種稀土金屬合金,典型成分大約為55%的鈰、25%的鑭和15~18%的釹,以及微量其他稀土金屬;它含有95%的鑭系元素和5%的鐵。它最常用於自燃的鐵鈰合金打火石,見於許多打火機和火炬,但只由稀土金屬組成的合金太軟,不能產生好的火花。因此,它與鐵氧化物和氧化鎂混合,形成更堅硬的鐵鈰合金。混合稀土金屬在化學式中通常以Mm表示,比如MmNi5。[1]
歷史

卡爾·奧爾·馮·韋爾斯巴赫發現釹和鐠,亦與其他人共同發現鑥。他也發明含有釷的煤氣燈紗罩,開創稀土元素工業。他從獨居石沙提取釷後,礦石還剩下許多沒有商業用途的鑭系元素。他想法應用這些元素,混合稀土金屬便是他最早的發現之一。
製備
起初,為了生產混合稀土金屬,韋爾斯巴赫需要獲得大量稀土金屬,便開始使用獨居石提取。[2]
混合稀土金屬最初由獨居石(獨居石是輕鑭系元素和釷的無水磷酸鹽)製成。首先,在高溫下用濃硫酸或氫氧化鈉使礦石裂解。其次,利用釷的鹼度低於三價的鑭系元素這一特性去除釷,在硫酸鋇中通過夾帶作用讓由釷衰變而成的鐳沉澱,再將剩下的鑭系元素轉化為氯化物。所得的「稀土氯化物」(六水合物)在稀土元素工業中是極為重要的化合物。然後,將混合物小心加熱(在商業上有時還會加入氯化銨或氯化鈣以減輕水解的影響[3]),即可將六水合物脫水成無水氯化物。最後,將熔融的氯化物電解(可以加入其他無水鹵化物以提升熔融表現),獲得熔融的混合稀土金屬,並鑄成金屬錠。礦石中的釤化合物一般不會被還原成金屬,但會積聚於熔融的鹵化物,而釤便可以由此提取。由獨居石生產的混合稀土金屬的成分大約為48%的鈰、25%的鑭、17%的釹和5%的鐠,其餘則是其他鑭系元素。1965年,氟碳鈰礦開始用於稀土金屬的生產工業時,它也通過這個方式轉化為稀土金屬的氯化物,再加工成混合稀土金屬。由氟碳鈰礦生產的混合稀土金屬,鑭含量較高,釹含量較低。
截至2007年[update],由於釹的需求高,有些製作商會從鑭系元素混合物移除所有重鑭系元素和釹(有時還包括鐠)[3]以分別出售,而剩下的最實惠的混合稀土金屬只含有La-Ce-Pr或La-Ce。輕鑭系元素的冶金性質非常相似,所以簡化合金適用於原本合金的任何用途。不想直接處理礦石的製作商也會從傳統作為商品的「稀土氯化物」提取稀土元素。截至2007年[update],混合稀土金屬一般少於US$10每公斤,而稀土氯化物混合物往往少於US$5/kg。
Remove ads
用途
混合稀土金屬用於製備幾乎所有稀土金屬,因為這些元素的化學性質都幾乎一樣,所以普通提取過程都不能分辨它們。特製過程(比如由韋爾斯巴赫研發的過程)會利用細微的溶解度差異,將混合稀土金屬分解成組成元素,而每一步只會稍微改變其成分。後來,瑪麗·居里利用這些過程搜尋新的元素。[4]
混合稀土金屬能提升鎳鉻合金的抗氧化性和鑄鐵的延展性。在高溫合金和不鏽鋼加入該合金,能加強其鑄造性能。[3]
微量的含鈰鑭混合稀土金屬有時會添加進有刺鐵絲網的鍍鋅過程,提升抗腐蝕性和成型性。[5]通過該方法製作的鐵絲網包含鋅和5-10%的鋁鍍層,以及微量混合稀土金屬。[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