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漢語方言通音
羅杰瑞於2006年提出之漢語方言共通音韻體系(不包括閩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漢語方言通音(Common Dialectal Chinese, CDC)是一套為閩語之外的漢語方言所構建的一個共通音韻體系,由美國漢學家羅傑瑞(Jerry Norman)於2006年提出。[2]

一般在重建語言的共同音系(祖語)時,是以語言學的比較法,立足於現代方言進行歸納和構建,而漢語方言通音是將《切韻》的音類與現今方言的語音材料的相比較後,系統地去除現代漢語方言中所沒有的音類與特徵所得出的音韻框架。
音系
漢語方言通音共有個31聲母,如下表:[3]
相較於早期高本漢、李方桂等學者參照韻書和等韻圖所建構的《切韻》音系,漢語方言通音的韻母系統簡單許多,僅有五個元音:*i、*u、* e、*o和*a。須注意的是,*iu不表示複元音[iu]而是單元音[y]。下表依韻攝的順序列表呈現。
聲調
漢語方言通音的聲調和《切韻》裡的四個調類(四聲)基本一致。雖然陰陽分調(如平分陰陽)可能在早期漢語方言便已發生,但漢語方言通音仍保留聲母的清濁之分,因此不須特別將調類分成陰陽(清濁、高低)兩組,但在調類標記上,羅傑瑞仍以平、上、去、入四各調類各分陰陽的方式標記。
參見
腳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