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濱海大道 (深圳)
深圳道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濱海大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條城市快速路,為雙向8條主車道(部分路段雙向十車道)外加雙向4條輔道的市政道路。設計時速為每小時60—80公里。

濱海大道是廣東省深圳市原特區內的三條主幹道之一「南環快速路」的組成部分(其餘部分為濱河大道和春風路高架)。西接桂廟路,並經桂廟隧道延伸至前海濱海交流道,東抵車公廟交流道橋接往濱河大道和香蜜湖路,途經南山區和福田區,沿途經過紅樹林海濱公園、歡樂海岸等景點。
Remove ads
歷史
20世紀80年代末,原深圳經濟特區內只有深南路一條主幹道,由於不堪重負,原深圳特區的對外交通十分擁擠。為了緩解原深圳特區東西向交通的擁擠,1991年10月,深圳通過了《深圳特區快速幹道網總體規劃方案》,其中與深南路平行的「南環路」、「北環路」起骨幹作用,而「南環路」(即為現在的濱河大道、濱海大道、春風路高架)屬客貨混用幹道。
1994年,濱海大道移山填海工程正式開工。濱海大道和海港路北段、桂廟路、濱河大道、春風路高架一併組成全長23.89公里的南環路。
1999年9月28日上午10時,濱海大道正式通車。[1]
濱海大道自建成後近二十年時間裡,其終點均在濱海南海交流道,在此往西接桂廟路,但隨著城市發展,尤其是前海片區確定為自貿區核心之後,經過桂廟路的過路車流大增,快速路網短板效應明顯,因此濱海大道開始向西延伸,大致路線由濱海南海交流道開始,經過桂廟隧道向西到前海,與前海地下道路連接,未來隨媽灣跨海隧道繼續向西進入寶安區。
2016年1月15日 桂廟路快速化工程(現今的桂廟隧道)開工
2017年 濱海大道西延的首個工程——跨月亮灣大道跨線橋開始施工。
2018年12月23日,濱海大道前海地下段隨前海地下道路一起動工。[2]
2020年12月31日,濱海大道跨月亮灣大道跨線橋通車,濱海大道前海段也初步通車,不過此時兩段濱海大道並不直接連接,需經過桂廟路。[3]
2021年7月9日,濱海大道前海地下段通車[4]。
2022年2月16日,桂廟隧道東行隧道通車,兩段濱海大道自此成為一條路。[5]
Remove ads
交通
途經濱海大道的地鐵站有:
主要出入口及交流道
Remove ads
事故
2012年5月26日凌晨,一輛紅色日產GTR跑車與一輛BMW汽車在濱河大道上飆車。GTR跑車在濱海大道由東往西行至僑城東路段,與同方向行駛的兩輛計程車發生碰撞,造成其中一輛比亞迪電動計程車出現汽車起火,車內3人當場死亡。GTR車內一男三女也不同程度受傷。[6]
未來發展
為了配合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規劃,提升整體通行能力,支撐超級總部基地高強度開發,解決大量超級總部基地進出交通需求,對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進行下沉改造。改造工程西起沙河東路交流道,東至濱海大道竹子林交流道,跨南山、福田兩區,是深圳市重點工程;改建道路中心線沿既有道路走行,全長5950公尺。其中主線下沉隧道暗埋段長1057公尺、敞開段503公尺;地面改造段長4390公尺。道路全線按主路雙向8車道+集散道雙向6車道進行改造。
其中,濱海大道總部基地下沉段將集城市道路、地下港灣式公車停靠站、城際線站點等綜合交通設施與地下空間開發於一體。地下一層為隧道上部空腔開發層,與超級總部地下空間銜接。地下二層為北側主輔道路、南側主線道路以及北側地下港灣式公車停靠站;地下三層為南側輔道、南側港灣式公車停靠站及穗莞深城際站的站廳層;四層為穗莞深城際月台層。下沉隧道段南北輔道分別於第二層和第三層在深灣支二街、深灣二路設兩對進出匝道與超級總部地下空間環路銜接。[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