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特拉夫尼基集中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特拉夫尼基集中營(Trawniki concentration camp)由納粹德國在占領波蘭期間建立於特拉夫尼基村,約在盧布林東南40公里處,在波蘭中央工業區的糖廠原址上建成。該集中營在存在期間具有勞改營和黨衛隊訓練場的雙重功能,並且細分為至少三個不同的區域。[1]
特拉夫尼基集中營在德國入侵蘇聯後首次投入使用,用於關押蘇聯戰俘,其鐵路線通往波蘭總督府領土的所有主要地方。1941年至1944年間,該營地擴展為黨衛隊訓練設施,用於訓練由各國納粹勾結者組成的輔助警察(Schutzmannschaft),主要由烏克蘭人構成。[2] 特拉夫尼基還在1942年成為數千名猶太人的勞動營,並在1943年歸入KL Lublin分營系統。[3] 集中營中關押的猶太人被黨衛隊東方工業的臨時工廠用作奴工,被迫在缺乏食物的惡劣條件下工作。[1]
1943年時特拉夫尼基關押有12,000名猶太人,負責分揀從大屠殺地點運來的成車皮的服裝。[4]這些猶太人在1943年11月3日的豐收節行動中被營中駐紮的輔警(被稱作「特拉夫尼基人」)全數屠殺;秩序警察部隊的101預備警察營協助了該行動。集中營的首任指揮官為赫爾曼·赫夫勒,後來被卡爾·施特萊貝爾取代。[1][5][6]
Remove ads
集中營運作
特拉夫尼基的納粹德國集中營最初成立於1941年7月,用以關押德國在巴巴羅薩行動後在蘇占波蘭抓獲的戰俘。[1]戰俘營由鐵絲網包圍,新的營房是由戰俘自己建造的。1942年集中營得到擴建,囊括了黨衛隊勞動營,以關押波蘭總督府全境的波蘭猶太人。在大區長奧迪洛·格洛博奇尼克的管理下,集中營在一年之內又加入了一些強迫勞動車間,如毛皮加工廠(Pelzverarbeitungswerk),毛刷廠(Bürstenfabrik),鬃毛處理廠(Borstenzurichterei),以及位於多羅胡察的泥炭廠(Das Torfwerk)新分廠 。[1][7][8]
1942年6月到1944年5月期間,集中營中被納粹強制勞動的猶太人是在萊因哈德行動中從華沙隔都及歐洲各地(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的中轉隔都運來的。1943年9月起,特拉夫尼基集中營成為Majdanek分營系統的一部分。[3]
Remove ads
特拉夫尼基人

1941年9月到1944年7月期間,[3]特拉夫尼基具有完整的培訓基地設施,設有餐廳和睡眠區。基地和猶太人集中營以內部圍欄隔開,用於培訓從戰俘營中新招募的輔助警察,以便讓他們在波蘭總督府地區為納粹德國效力。黨衛隊高級突擊隊長卡爾·施特萊貝爾和他的軍官曾引誘已經熟悉槍枝使用的烏克蘭人、拉脫維亞人和立陶宛人,以利用他們自己的主動性。[9]截至1944年底,共有5,082人在特拉夫尼基受訓,準備執行德國特勤隊各營的任務。[3][10]:366
大多數「特拉夫尼基人」(或稱「志願幫手」)來自志願加入的烏克蘭族戰俘;[11]此外也有來自東歐的Volksdeutsche ,因為能說烏克蘭語、俄語、波蘭語和德占區的其他語言而受到重視。[12][13]僅有這些德意志人成為小隊指揮官。特拉夫尼基人大量參與了納粹消滅波蘭和其他國家猶太人的萊因哈德行動計劃。他們曾在滅絕營中服役,並在鎮壓華沙隔都起義(見施特羅普報告)、比亞韋斯托克隔都起義以及其他隔都起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4][15]
Remove ads
特拉夫尼基人(德語: Trawnikimänner )由特拉夫尼基集中營部署到「 最終解決方案 」的所有主要屠殺地點。屠殺是他們受訓的主要目的: 施特萊貝爾預先根據反猶太情緒篩選出加入者。[16]所有特拉夫尼基人都曾參與射殺和毆打猶太人。[15]在訓練期間,特拉夫尼基人處決了許多被囚禁在雙排鐵絲網圍欄另一邊的猶太人。[16]作為警衛,他們在消滅貝烏熱茨滅絕營、索比布爾集中營和特雷布林卡二號營的猶太人時積極行動。他們在華沙 (三次)、琴斯托霍瓦、盧布林、利沃夫、拉多姆、克拉科夫、比亞韋斯托克(兩次)、馬伊達內克以及奧斯維辛執行了大規模屠殺,更不用說在特拉夫尼基集中營本身了。[1][3]
在納粹對德占波蘭東部的猶太隔都的行動中,志願幫手射手通常被黨衛隊高級突擊隊長卡爾·施特萊貝爾派遣到最糟糕的「現場的骯髒工作」,[16]這樣他們的並行單位——秩序警察部隊預備役101警察營中的德國人不會因連續數小到或數天的親手殺戮造成的恐怖而「發瘋」。特拉夫尼基人常常以50人左右的小隊到達殺戮地點。在任務開始時,他們會像做客一樣坐下來享用背包里的三明治和伏特加,[16]而此時現場的德國人正忙著對付成千上萬不服管教的隔都居民。這樣的景象在緬濟熱茨、武庫夫、拉曾、帕爾切夫、孔斯科沃拉、科馬洛夫卡等許多地方都發生過。[16]
特拉夫尼基槍手的射擊既快速又瘋狂,以至於威廉·特拉普手下的德國警察「經常不得不掩護以避免被擊中。」[17]特拉夫尼基人被納粹認為是不可或缺的。在沃馬濟,德國人在混亂的約瑟夫烏大屠殺之後看到趕來的特拉夫尼基人,感到「喜出望外」。在緬濟熱茨的殺戮由一支約350至400人的特拉夫尼基人部隊執行;同樣的部隊執行了帕爾切夫的屠殺。[18]一些納粹的秩序警察對殺害非猶太波蘭人感到不安,他們的營在1942年9月之前射殺了4,600名猶太人,但只殺害了78名波蘭人,數字非常不成比例。相比之下,志願幫手對波蘭人有著同等的仇恨。[19]
1943年11月3日營地清空
當盧布林集中營的猶太人得知納粹迫切需要他們的勞力時,他們以為事情不可能更糟糕了。[20] 到10月底,盧布林/馬伊達內克集中營的全體奴隸勞工——包括特拉夫尼基集中營的猶太囚犯——被命令建造反坦克戰壕。這些囚犯始終沒有意識到他們此行的真正目的。1943年11月3日,克里斯蒂安·維爾特下令開始代號「豐收節行動」的大屠殺,[21]該事件後來被認為是德國對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的報復。[4]行動同時在馬伊達內克、特拉夫尼基、波尼亞托瓦、布曾(Budzyn)、克拉希尼克、普瓦維和利波瓦等分營展開。[22] 特拉夫尼基人在101營的援助下一個接一個地射殺在坑中的猶太人。屍體後來被米萊尤夫的特別行動隊焚燒;1943年底焚屍任務完成後,這些隊員被當場處決。[3]
豐收節行動約有43,000名受害者,是整個二戰期間德國單次屠殺猶太人最多的一次行動,比在基輔郊外造成33,000名猶太人遇害的娘子谷大屠殺多出10,000名受害者。[23]1944年7月,特拉夫尼基訓練營因交戰前線日漸接近而被拆除。[3]卡爾·施特萊貝爾親自帶領最後1,000名志願幫手組成了黨衛隊施特萊貝爾營,[24]被向西調往仍在運作的滅絕營繼續他們的勾當。[3]蘇聯紅軍於1944年7月23日進入完全空置的特拉夫尼基集中營設施。[3]戰爭結束後,紅軍抓獲並起訴了數百名乃至上千名返回蘇聯的志願幫手。[3]大多數人被判遣送至古拉格 ,後來在1955年的赫魯雪夫大赦中獲釋。[25]
相比之下,只有極少的志願幫手在西方受審。1976年漢堡的西德法庭宣布,包括指揮官施特萊貝爾在內的六名被告在所有指控中無罪,並釋放所有被告。[24][26]在美國,大約16名前志願幫手警衛被開除國籍,其中一些人年事已高。[3]
Remove ads
1943年1月, 黨衛隊日耳曼控制中心(Germanische Leitstelle)在塔特拉山脈腹地的扎科帕內開啟了一項招募活動,意圖組建一支全新的武裝黨衛隊高地師。大約200名年輕的戈拉爾人簽字應徵,招募者為他們提供了無限量的酒水。他們登上了一輛前往特拉夫尼基的旅客列車,但大多數人在酒醒後到了馬庫夫就下車了,只有12人抵達特拉夫尼基。他們剛有機會就與烏克蘭人爆發了大規模拳鬥,造成了嚴重混亂,隨後被捕並被送走。1943年4月5日,德占克拉科夫的黨衛隊上級集團長克呂格爾在一封公函中放棄了整個想法,認為這一任務不可能完成。[27] 這次失敗不可避免地導致他於1943年11月9日被總督漢斯·弗蘭克解職。[28]
註解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