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狼䲁科

鲈形目的一科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狼鳚科
Remove ads

狼䲁科學名Anarhichadidae)也叫狼魚科,為條鰭魚綱鱸形目的其中一個。該科的物種均為形似鰻魚的肉食性魚類,生活在北冰洋、北大西洋與北太平洋等冷水海域,為底棲魚。

快速預覽 狼䲁科,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形態特徵

該科成員均有扁平而修長的身體,尤其是鰻狼魚屬的物種(這也是該屬得名的原因)。該科的魚背鰭極長並有大量軟棘與軟刺,臀鰭亦有大量軟棘。狼魚屬物種的尾鰭同其他魚鰭分開,但鰻狼魚屬的物種則是三片魚鰭彼此相連。該科物種均有一對鼻孔,有彼此不重疊的小圓形魚鱗。其在頭部均有發達的移動感知器官,並隨年齡成長而增大。該科物種有1-2條由表層神經丘構成的側線。然而,該物種沒有魚鰾[1]該科物種均下頜發達,牙齒尖銳,因而可咬碎獵物的外骨骼[2]

目前的記錄中,該科總長最長的物種為白令狼魚(2.4m)[1]

生態習性

該科成員均為底棲魚,以各類有殼的無脊椎動物為主食,例如海膽螃蟹海星,也會捕食其他動物。[3]

該科成員的繁殖季一般為9-10月,雄魚會在卵孵化前保護魚卵達3-9個月。[4]

經濟利用

狼魚屬的物種,尤其是大西洋狼魚花狼魚為漁業捕撈對象,其肉可供食用而魚皮可供製革。[5]

分類學

種系發生學

1832年,法國動物學家夏爾·呂西安·波拿巴首次提出設立狼魚科。[6]

在第五版的《世界魚類》中該科屬於鮋形目綿䲁亞目[2]。目前有學者認為隨著鮋形目合併至鱸形目該科應當被劃至杜父魚亞目綿䲁下目[7]

本科屬鱸形目鮋亞目綿䲁總科,其演化位置如下[8][9][10]

綿䲁總科

翎䲁科 Ptilichthyidae

錦䲁科 Pholidae

背斑䲁科 Opisthocentridae

船首䲁科 Zaproridae

綿䲁科 Zoarcidae

狼䲁科 Anarhichadidae

新綿䲁科 Neozoarcidae

北䲁科 Lumpenidae

隱棘䲁科 Cryptacanthodidae

線䲁科 Stichaeidae

猿䲁科 Cebidichthyidae

美冠䲁科 Eulophiidae

深海䲁科 Bathymasteridae

Zoarcoidea
Remove ads

內部分類

狼䲁科其下分2個屬,如下:

狼魚屬(Anarhichas

鰻狼魚屬(Anarrhichthys

  • 眼斑鰻狼魚Anarrhichthys ocellatu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