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若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若望(1918年—2001年12月19日),原名王壽華,筆名若望、若涵若木江蘇武進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中國共產黨黨內的高級幹部和民主派人士,被視1980年代中國資產階級自由化[2]全盤西化的引領者[3]。1986年被鄧小平親自點名[2],於1987年開除黨籍[4]

快速預覽 王若望, 個人資料 ...

生平

1918年二月四日,生於江蘇省武進縣丫河鎮。1932年,小學畢業後進入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山鄉村師範學校。一年後,因故退學。1933年,進入上海新亞藥廠當學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因參加罷工,被國民政府上海軍法處逮捕並判刑十年。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王若望獲釋,8月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5]

1940年,王若望任中共陝西省寶雞中心縣委書記。同年11月,與李明結婚。1941年,他與陳企霞童大林李銳創建民主壁報《輕騎隊》。1942年,與王實味主辦的壁報《矢與的》同時被禁、整肅[5]

1944年,王若望在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工作期間,公開批評上級領導黎玉,認為他有「八大盲目性」,「路線方針都錯了」[6][7]。後在審幹運動中,王若望被認為煽動其他人反黨,在山東分局內部,舒同等人已經決定將其定性為「特務」,並把定性情況通報延安的中共中央,也得到了中共中央方面的批准[8]。後來由於羅榮桓出面,認定王若望是思想作風問題,並非特務和敵人,挽回定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1957年,王若望被打成右派,開除黨籍,下鄉勞動,前妻精神分裂死亡[9]。1968年,因批判毛澤東,入獄四年。

1978年,獲得平反,出任《上海文學》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Remove ads

開除出黨後

1980年代,中國社會和知識界掀起全盤西化論,衝擊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他與方勵之被視為領軍人物[3]。中國共產黨為維護執政,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及全盤西化論。1986年,他與方勵之劉賓雁鄧小平點名,鄧要求將其開除出黨[2]。1987年1月,中央紀委發出通知,要求黨內解決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問題。通知下發後,中共上海市紀委開除他的黨籍。3月,中央紀委發出《關於旗幟鮮明地同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作鬥爭的通報》,將他與方劉三人視為黨內反面典型[4]

1989年,因參與八九民運,9月8日以「顛覆無產階級專政」罪名被捕,入獄14個月。1990年10月,獲釋[5]

1991年1月,明報出版社出版自傳體長篇小說王若望自傳》(原名《自我感覺良好》)[10]

1992年8月,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邀請,以訪問學者身份和妻子羊子(本名馮素英)一同赴美。1993年1月,在華盛頓特區召開民聯和民陣合併大會,退出合併後組織的主席選舉。[11]1993年4月,在《民主中國》發表文章《我為什麼退出主席競選》,稱「我一生屢遭中共迫害,到海外後又被所謂的民運人士排擠;世道不公,乃至如此」。1995年,在紐約創立中國民主黨,任主席。2001年12月19日,因肺癌紐約醫院逝世[5]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