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繼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王繼謨在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由縣廩生成選貢,三十七年(1609年)中舉人,次年(1610年)聯捷進士,獲授南陽知縣,調任兵部武庫主事;天啟元年(1621年)到宣大、山西等地支援軍務[3],後陞官職方司郎中[4],外任山西薊州兵備道右參政,五年(1625年)被倪文煥彈劾為王之寀黨羽而削籍[5]。
崇禎元年(1628年),王繼謨得原官重新起用[6],不久轉為貴州右參政[7],四年(1631年)自貴州參議再回任山西右參政[8],很快改官易州道左參議[9]、河南右參政[10],九年(1636年)時任職永寧監軍道,和副總兵祖大樂驅逐包圍滁州的流寇[11]。
崇禎十二年(1639年),王繼謨出任密雲巡撫,被方士亮、寧成勳彈劾,總兵唐通指出他是從軍二十年最正直清廉的官員,及後方士亮又擔心他被撤職後會無人代替,故而請留用,崇禎帝以勞加其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頭銜,到十六年改任順天巡撫,同年回任密雲巡撫,十二月代孫晉擔任宣大總督,因李自成入侵而與周遇吉防守沿河一帶。十七年(1644年)大順軍隊攻陷陽和衛,他和大同巡撫衛景瑗徵召大同總兵姜瓖守衛河上,姜瓖卻聽從兄長、前昌平總兵姜瑄投降大順,他說:「事已至此,從死無法報國,不如棄守,保衛京師更重要。」由寧武關前往北京,與敵軍戰敗後充任事官,不久與張致雍入山,隱居直到去世[1][12]。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張學,祖張進鳳,父張好善,母李氏,繼母張氏,嚴侍下。弟繼烈、繼思。娶張氏。
引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