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輝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辉耀
Remove ads

王輝耀(1958年7月2日),男,浙江杭州人,中國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教授和院長,中國非政府智庫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理事長[2][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4][5][6][7]九三學社社員、中央委員。[8]

快速預覽 王輝耀, 出生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77級本科畢業,在北京國家經貿部工作,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和國際管理博士學位(PhD)。[9]

曾經擔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10][11]布魯金斯學會客座研究員,[12]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等多家大學兼職教授。

2018年,美國聯邦參議員馬可·魯比奧聲稱王輝耀與統一戰線工作部有關,[13]並引發了隨後關於政府對智庫影響力的討論。[5][6][7][14]但王輝耀持續受到美國和歐洲主流智庫歡迎,例如威爾遜中心[15]、哈德遜研究所。[16]

Remove ads

生平

王輝耀博士,籍貫浙江杭州,成長於四川成都。1976年高中畢業曾在四川金堂縣龍王公社插隊一年半。1977年恢復高考成為廣州外國語學院77級大學生。[17]1982年初,王輝耀畢業後在國家外經貿部國際經濟合作司任職幹部。

1984年赴加拿大溫莎大學留學攻讀工商管理研究生(MBA)並獲得學位。1985年回國擔任國家外經貿部國際經濟合作司官員。[18]

1986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並獲得學位。[19]1988年在全球最大工程諮詢與管理公司之一SNC蘭萬靈英語SNC-Lavalin公司工作,擔任亞洲區董事總經理。同時,他在加拿大商界工作多年,包括1990年到香港工作,擔任魁北克省政府香港和大中華區辦事處首席貿易代表。[18]1993年回國創辦企業,後擔任國際最大專案管理公司之一AMEC-Agra國際公司中國區總裁。[20]

1997年至2003年擔任中國僑聯華商會副會長和北京市華商會創始會長。

2000年至2003年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任兼職副教授,開設國際商務管理課程。[21]2003年12月,歐美同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他擔任副會長[22]

2003至2006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商學院香港亞洲學院擔任EMBA教授,教授國際商務管理課程。[21]

2006至2009年在英國曼切斯特大學獲得國際管理博士(PhD)學位。[19]

2006年至2017年擔任北京市政協第十屆、十一屆和十二屆工作顧問,期間擔任十一屆北京朝陽區政協委員。2008至今擔任九三學社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和第十四屆中央委員,九三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2008年至今擔任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2014年2月21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選舉其出任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23][24][25][26]

2010年擔任過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訪問研究員。

2011-2013年擔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

王輝耀在中國擔任多項政策顧問,[27]2015年2月被李克強總理聘任為國務院參事。[28]

2015年9月被聘任為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29]

2016年1月被聘為商務部經貿政策諮詢委員會專家。

2017年11月份擔任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

曾擔任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IOM)顧問,國際獵頭協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加拿大亞太基金會高級研究員,[30]德國IZA研究所研究員,還擔任了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起的巴黎和平論壇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大都會(International Metropolis)的國際執委會委員,耶魯大學亞洲發展理事會成員,杜克崑山大學顧問委員會顧問,加拿大毅偉(Ivey)商學院亞洲顧問理事會成員等職務。

Remove ads

社會兼職

王輝耀在許多政府機構和社會團體擔任職務。

  •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委員[31][32][33][34][35][36],九三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 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
  • 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 國務院僑辦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
  • 北京市政協委員[37]
  • 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 全球化智庫創始人兼理事長[38]
  • 中國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會長[39]
  • 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IOM)顧問[40]
  • 國際勞工組織(ILO)、世界經濟論壇[41]世界銀行的諮詢專家[42]
  • 國際大都會(International Metropolis)國際執委會委員[43]
  • 國際獵頭協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 耶魯大學亞洲發展理事會成員[44]
  • 加拿大毅偉(Ivey)商學院亞洲董事會成員[45]
  • 耶魯大學亞洲發展理事會成員
  • 杜克—崑山大學顧問委員會成員[46]
  • 德國IZA研究所政策研究員
  •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發起的巴黎和平論壇指導委員會成員[47][48]
  • 紐約時報[49][50]金融時報[51]南華早報[52]環球時報》等多家媒體的經常撰稿人和專欄作家[53]
  •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客座研究員
  •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
  • 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IOM)顧問[54]
  •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55]
  • 世界銀行中國城市人才流動研究專家
  • CCG成為商務部經貿政策諮詢委員會專家工作組成員[56]
  • 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
  •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
  • 王輝耀經常參加有關中國與全球化、全球治理、國際貿易與投資、全球移民與人才、智庫發展等全球性問題的討論和辯論,如慕尼黑安全會議、[57]蒙克辯論會、[58]巴黎和平論壇、[59]雅典民主論壇等。[60]王輝耀是中外學術交流「第二軌道」外交的倡導者,[61]加入並舉行了中美智庫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多次對話,包括CSIS、[62]哈德遜研究所、[63]和布魯金斯學會。[64]他還接受了《紐約時報》、[65]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66]和英國廣播公司新聞[67]對貿易和全球化問題以及中國政策的採訪。
  • 王輝耀還擔任過中國海外友好協會的理事,該協會是中共中央統戰部第九局的外部名稱。[68][69]根據CCG的一份聲明,王還是統戰部管轄的西部歸國學者協會的副主席。[4]2018年,王與統戰部的關係引起了參議員馬可·魯比奧的注意,並引發了隨後與智庫關於政府影響力的討論。[5][6][7][14]王輝耀仍然是美國智庫的客人,包括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70]哈德遜研究所[71]和伍德羅·威爾遜中心[72],魯比奧在2018年對其提出質疑[13]
Remove ads

獎項和榮譽

2018年9月,獲得第三屆北京市華僑華人「京華獎」。

2018年9月,王輝耀博士在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上榮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

2018年12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

2018年12月,入選中國青年網理論頻道特別推出「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智庫建設40人」推介名單。

2019年12月18日,王輝耀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榮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2018年中國智庫咨政建言「國策獎」;榮獲中國管理科學學會2016-2017年度十大中國管理價值年度人物

2019年被品牌中國評為「中國品牌70年70人」,在中國留交會上被評為「中國海歸70年70人

2018年被《中國新聞周刊》評為影響中國年度人物;被中國青年網評為「中國智庫建設40人、「2016 - 2017年度十大中國管理價值年度人物」等獎項。

著作

在中國的全球化、政府治理、國際關係和海歸創新創業等領域有廣泛的研究,出版中英文著作近百部。

  • Globalizing China (2012)[73]
  • China Goes Global (2016)[74]
  • The 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2019)
  •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2020)
  • Consensus or Conflict?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2021)[75]

活動

王輝耀積極倡導「第二軌道」外交,以增加中外學術和商業交流,[61]並參加和舉行了中美智庫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多次對話。

王輝耀曾接受過全球媒體的採訪,如GZERO media、半島電視台[76]彭博社[77]華爾街日報[78]就貿易和經濟問題以及中國政策發表評論。

據《經濟學人》報道,2020年,王輝耀和CCG為在中國的外國人「推廣了永久居留權計劃」,這導致他被一些人「在網上誹謗為叛徒」。[79]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