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翡翠

翠鸟科领翡翠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领翡翠

白領翡翠學名Todiramphus chloris)為翠鳥科領翡翠屬鳥類。此物種分佈廣泛,範圍東起紅海非洲沿岸,經南亞大陸,最東達太平洋中的玻里尼西亞

快速預覽 白領翡翠, 保護狀況 ...
白領翡翠
Thumb
Todiramphus chloris humii,泰國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科: 翠鳥科 Alcedinidae
屬: 領翡翠屬 Todiramphus
種:
白領翡翠 T. chloris
二名法
Todiramphus chloris
異名
  • Halcyon chloris
  • Todirhamphus chloris
關閉

描述

Thumb
亞成鳥,T. c. humii,攝於Sundarbans國家公園西孟加拉邦印度

白領翡翠身長23至25 cm(9.1至9.8英寸),雄鳥重51至90 g(1.8至3.2 oz),而雌鳥重54—100 g(1.9—3.5 oz)。[3]背部為藍色或綠色,而腹部可能為白色或淺黃色。頸部有白色環繞,因而得名。有些亞種眼睛上方有白色或淺黃色條紋,而其他亞種在眼睛和鳥喙之間則有白色斑點。[3]可能有一過眼黑色條紋。上嘴喙是黑色的,下嘴喙近根部則是淺黃色。雌鳥往往比雄鳥更偏向綠色。亞成鳥體色較灰暗,頸部和胸部有深色鱗屑斑紋。

叫聲因地理位置不同,而略有差異。 最典型的叫聲是重複多次的響亮,刺耳且帶金屬風的「 kee-kee-kee」。[3]

分佈及棲地

常見於沿海地區,特別是在紅樹林沼澤中。也出沒於農田,開闊的林地,草地和花園中。在某些地區,特別是在島嶼上,可以在更遠的內陸森林或山區發現。喜歡停棲於電線、岩石或光禿樹枝上。

Thumb
T. c. humii at Sunderbans, West Bengal

分佈範圍西邊最遠達非洲的阿比西尼亞蘇丹索馬利亞。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皆有繁殖紀錄。其他亞種則在印度孟加拉沿海以及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出現。

在東南亞和印尼,則有廣泛的分佈,某些地區可在深入內陸很遠的地方發現。

食性

Thumb
攝於Zuari河(果阿, 印度)的單獨個體

沿海地區偏向攝食螃蟹蝦子,但也包括其他多種動物,包括昆蟲(包括甲蟲、蟬、竹節蟲、蚱蜢、飛蛾和蝴蝶)、蜘蛛蚯蚓蝸牛青蛙蜥蜴、小蛇、小魚,有時也攝食很小的鳥跟老鼠。[3]

白領翡翠習慣長時間靜止等待獵物。當發現目標時,會俯衝下來抓住,然後帶回高處。如果是較大的獵物,會以樹枝撞擊制伏。[3]難消化的食物,會以食繭吐出。

繁殖

以洞穴為,可以是自然的樹洞,也可以是自己在爛樹,白蟻巢或土堤中開挖的洞穴,[3] 有時也會佔據舊啄木鳥的樹洞。通常將2~5個卵直接放在洞穴中,不使用任何築巢材料,卵呈圓形白色。雌雄皆參與孵化及餵養。幼鳥在孵化大約44天後離巢。[3]一年中通常可以養育兩個幼雛。

亞種

該物種在大部分沿海地區和島嶼皆有亞種發現,分佈範圍從紅海往東達波里尼西亞[4][5]

紅海和阿拉伯海岸

印度和印度洋

  • T. c. vidali (Sharpe, 1892) – 印度西部,從RatnagiriKerala[3]
  • T. c. davisoni (Sharpe, 1892) – 安達曼群島可可群島(在緬甸以南的孟加拉灣中)[3]
  • T. c. occipitalis (Blyth, 1846) – 尼科巴群島

東南亞

華萊士區、新幾內亞

  • T. c. chloris (Boddaert, 1783) – 塔勞群島桑義赫群島蘇拉威西島小巽他群島 (東起Lombok), 西巴布安島以及新幾內亞西北(Vogelkop和Onin peninsulas).[3]
  • T. c. teraokai (Nagamichi Kuroda, 1915) – 帛琉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