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臣籍降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臣籍降下(日語:臣籍降下しんせきこうか shinseki kōka */?)是指日本皇室成員被取消皇族資格、取得姓氏戶籍成為一般民眾之事。現行日本憲法施行後則稱為皇籍離脫皇籍離脱こうせきりだつ kōseki ridatsu)。明治維新後,內親王女王下嫁日語降嫁平民後也會脫離皇族,此時被稱為臣籍降嫁(日語:臣籍降嫁しんせきこうか shinseki kōka */?),若嫁給皇族則可保留皇族身份。

沿革

古代日本根據律令制規定,皇親以與天皇血緣親疏決定,天皇的直系四代子孫皆為皇親,而第五代皇孫雖然能保留王號,但不屬於皇親身份,而第六代皇孫則降為一般臣民。平安時代,皇族包含所有天皇四代以內的子孫,皇族人數眾多,而實際上絕大多數是與皇位無緣的旁系成員,但皇室需要供養這些皇族成員,導致皇宮財政甚窘。因此皇室需要減少皇族成員人數以減少支出,其中桓武天皇將超過100個皇族降為臣籍,當中包括異母弟廣根諸勝、兒子良岑安世及長岡岡成3人僅為天皇第一代後人;嵯峨天皇將自己8名子女賜姓源氏降為臣民,讓他們自力更生,以維繫宮內財政;亦可充當藩屏皇室的作用。其後歷代天皇亦有類似做法,將旁系庶出或血緣疏遠的皇室成員降為臣民。

另外由於當時的律令規定皇室成員可以擔任的官職有限,無法以官職取得穩定收入,因此部份旁系皇室成員亦有希望成為臣籍的請求。雖然最初降為臣籍的原皇室成員大多可以以皇室身份換取官職或上層貴族身份,但過了數代後的原皇室成員家族大多沒落,部分散居各地演變成為武士或地方豪族

臣籍降下後的原皇族成員通常會獲賜新姓氏並創立新家族,平安時代起會按傳統賜姓源氏平氏。另外亦有皇室成員被身為臣籍的攝家當主收養成猶子而成為臣籍。(皇別攝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盟軍佔領日本。1947年,奉駐日盟軍總司令(GHQ)指示,伏見宮閑院宮山階宮北白川宮梨本宮久邇宮賀陽宮東伏見宮朝香宮東久邇宮竹田宮等11個宮家宗室子弟皆被昭和天皇賜姓成為平民,以宮名為新的苗字(即姓氏),比如伏見宮第26代當主伏見宮博明王脫離皇室後改名「伏見博明」、閑院宮第7代當主閑院宮春仁王脫離皇室後改名「閑院春仁」。

Remove ads

臣籍降嫁

從1890年開始,截止2021年,共有7位內親王、34位女王臣籍降嫁。最近一位是2021年秋篠宮文仁親王的長女小室真子(舊稱真子內親王)。

更多資訊 名諱, 降嫁後姓名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