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相生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相生線
Remove ads

相生線(日語:相生線あいおいせん Aioi sen */?)曾經是一條連結北海道網走郡美幌町美幌站至同郡津別町北見相生站,屬於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根據1980年的國鐵再建法日語日本国有鉄道経営再建促進特別措置法施行,翌年9月獲指定為第1次特定地方交通線,1985年4月1日全線廢除

快速預覽 相生線, 日語原名 ...
Remove ads

路線資料(廢除時)

  • 路段(營業距離):美幌-北見相生(36.8公里)
  • 站數:14個(包括起終點站。車站8個、臨時乘降場6個)
  • 複線路段:沒有(全線單線)
  • 電氣化方式:全線非電氣化日語非電化
  • 閉塞方式:票券閉塞式
    • 可交會車站:1個(津別)

歷史

連接釧路 - 美幌的釧美線最早於1911年的第27回帝國議會上,由阿寒郡飽別村村民提出並得到採納[1]1912年亦同樣進行了請願[2]。當1919年3月19日召開的第41回帝國議會會上,眾議院請願委員會就「加速建成美幌相生間的拓殖事業鐵道」一事提出請願時,議員寺田省歸回答:「美幌相生線已決定於大正十年(1921年)開工。」[3],相當於確定了該線開工的時間點。1921年3月2日,在第44回帝國議會眾議院請願委員會第四分科會的會議記錄中提到,議員木下成太郎曾就「美幌相生之間和相生釧路之間的鐵路鋪設」一事說明到,儘管這兩則請願因提出的地點不同而被分開,但兩者實質上仍然是一體的[4]

1922年,釧路 - 相生被納入新頒布的改正鐵道敷設法別表第148號,作為「釧路國釧路至北見國相生鐵路」。但因為財政問題而決定先興建及開通部份路線,美幌~津別的區間於1924年開始營業[5],而第二年延伸至北見相生。雖然釧路~美幌區間的實地測量工作已於1912年完成,但連接釧路的區間最後由於釧網本線1931年全通,導致該線的建設意義淡泊,因而最終沒有興建[6]。1980年因重組國鐵而被指定為第1批需要廢除的線路,最後於1985年廢線[5]

1923年,北海炭礦鐵道(後來的雄別鐵道)於釧路一側開通了連接雄別炭山的線路,但由於煤礦閉山,全線於1970年廢線。

廢線後,當地的交通分別由北海道北見巴士日語北海道北見バス經營往北見~美幌~津別,及津別町營巴士日語津別町営バス經營北見~津別~相生的路線。而在津別町營巴士停止營運的同時,亦代表接替鐵路津別~相生之間的巴士服務正式停止[7][8]。此外,阿寒巴士日語阿寒バス亦經營釧路~美幌的巴士路線。

  • 1924年(大正13年)11月17日 - 相生線美幌~津別(16.6公里)路線開始營運。設置上美幌站、活汲站、津別站。
  • 1925年(大正14年)11月15日 - 路線延伸至津別~北見相生(20.2公里),全線正式通行[5]。設置本岐站、北見相生站。
  • 1947年(昭和22年)9月20日 - 設置布川臨時乘降場。
  • 1955年(昭和30年)8月20日 - 設置旭通臨時乘降場、豐幌臨時乘降場、高校前臨時乘降場。
  • 1956年(昭和31年)5月1日 - 設置達美臨時乘降場、大昭臨時乘降場、開拓臨時乘降場。
  • 1956年(昭和31年)9月20日 - 設置恩根站、布川站(由臨時乘降場升格、恩根臨時乘降場的設置日期不詳)。
  • 1975年(昭和50年)5月 - 停止蒸氣鐵路機車的運行[9]
  • 1979年(昭和54年)12月11日 - 廢除貨物裝卸。
  • 1981年(昭和56年)9月18日 - 指定為第1批應被廢除的地方線。
  • 1985年(昭和60年)4月1日 - 全線廢除[5],轉換至北見巴士(當時)和津別町營巴士[10]
Remove ads

車站列表

接續路線的公司名以相生線廢除時為準。所有車站都位於北海道

更多資訊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

臨時乘降場不設定營業距離。括弧內記載的是實際距離。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